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自然子刊综览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笑 发布时间:2012-11-27 【字号: 小  中  大   

《自然—地球科学》

过度抽取导致全球地下水匮乏

据本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篇综述文章称,一些地下水恢复较慢地区为了灌溉而过度抽取地下水是导致全球地下水匮乏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必须保持好这些地区的地下水含量。

Werner Aeschbach-Hertig和Tom Gleeson综合了有关地下水的使用和耗损的研究工作后认为,地下水匮乏在对海平面上升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上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该问题只有具体到单独的河水流域上才能得到解决。他们推断,针对地下水过度抽取的技术性解决办法比如有效的灌溉和分流措施,已无法弥补某些地区地下水抽取和复原之间的差距。他们建议,任何解决措施都应该将对每一地区地下水评估和管理的特定考察包括在内。

《自然—免疫学》

科学家揭示白细胞介素-1如何应对结核感染

本周的《自然—免疫学》揭示了在避免宿主受到过多组织伤害时,宿主体内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IL-1)是如何应对结核感染的。

炎症小体中含有一种关键成分NLRP3,炎症小体的组成可使得IL-1在特定免疫细胞比如巨噬细胞中产生。利用受到结核感染的小鼠模型,Christopher Sassetti等人发现当氧化氮分子附加到NLRP3时,炎症小体的组成机制便失效了。因为抗微生物氧化氮分子的产生是结核免疫应答的一种典型特征,所以其可作为一种内建机制,来限制结核中IL-1的数量。

这种通过炎症小体的亚硝酰化调控炎症的机制,在限制抗感染过程中产生的附带伤害方面或将具有更普遍的重要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