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期刊纵览
自然子刊综览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笑 发布时间:2012-08-14 【字号: 小  中  大   

《自然—免疫学》

科学家发现婴儿对病毒抵抗力低的原因

科学家在本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了婴儿的病毒感染抵抗力低的一种原因。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能帮助抵抗病毒感染的白细胞。这种细胞在感染早期病毒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Yasmina Laouar等人注意到,年幼小鼠和人类婴儿一样,因为缺乏成熟的NK细胞而对病毒更敏感。随后,他们发现TGF-β因子限制着未成熟NK细胞前体的增殖并阻碍其发育成熟。那些对TGF-β因子没有应答的新生和年幼小鼠能够产生有效的NK细胞并抵御病毒感染。虽然TGF-β因子一般被认为是通过阻止炎症发生来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但在幼年小鼠体内,该因子却会阻止那些保护小鼠不受病毒感染的有利免疫应答反应。科学家接下来还需通过进一步试验确认该结论能否同样适用在人身上。

《自然—遗传学》

科学家完成疟原虫新基因组测序

据本周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两篇报告称,科学家们测得疟原虫这种导致人和猴子疟疾感染的寄生虫的新基因组序列。

间日疟原虫每年可导致约1亿人受到感染,除非洲以外,超过一半的疟疾感染都是由这种疟原虫引起的。间日疟原虫有着“被忽视的疟原虫”之称,因为相比恶性疟原虫而言,有关间日疟原虫的研究是少之又少。而间日疟原虫的另一种近亲——食蟹猴疟原虫则是导致亚洲旧世纪猴疟疾感染的一种原因,它为研究间日疟原虫以及人疟疾感染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系统模型。

Jane Carlton等人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间日疟原虫样本进行了测序、汇总并加以标注。虽然该疟原虫品种之前已被测序过,但这次,科研人员却成功将测序数增加了两倍,总数达到六,并提供了一个全球性样本——因为这种样本的培养难度大,科学家之前很难得到。此外,科研人员还提供了首个有关该品种遗传变异的全基因组评估——他们发现间日疟原虫的遗传变异数为恶性疟原虫的两倍,这为病原虫进化研究提供一种全新见解。同时,他们为相关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些建议并提醒现有的疟疾根除方案可能将面临挑战。

在第二项研究中,Kazuyuki Tanabe、Jane Carlton等提供了首个有关食蟹猴疟原虫的基准基因组测序,他们对三个不同种类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他们给出了有关该种疟原虫的遗传变异谱图,为食蟹猴疟原虫的特征标记和功能性研究提供了数据来源。此外,他们还对间日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进行基因对比分析,为猴疟疾的进化分类提供了见解,提出与宿主特异性有关的基因。

《自然—医学》

研究发现一种蛋白可促进癌细胞生长

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学疗法会破坏正常组织,导致其分泌新因子以促使残存肿瘤细胞继续生长,从而产生治疗障碍。Peter Nelson等人对某种癌症疗法的亚型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该亚型能够破坏DNA并诱发前列腺肿瘤中的正常纤维组织母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在该种疗法中,纤维组织母细胞被用来刺激Wnt16B蛋白产生分泌物,然后,相邻的肿瘤细胞会吸收这种分泌物。Wnt16B会诱发致癌信号通路,提高癌细胞的存活并抑制化学疗法。

该研究还发现,患有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病人在经过化学治疗后,其体内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内的Wnt16B浓度将有所提高。这也印证了该肿瘤微环境信号通路在治疗反应中的重要性。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