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七年之“养”:奥运赛时气象的预报与干预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17 【字号: 小  中  大   

7月15日,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召开了主新闻中心启用以来的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有关中国气象灾害预报的情况。这是九场发布会以来,现场记者最多的一次,可以看出媒体对气象预报、气象自然灾害预报的关心。

为了做好奥运赛时的气象预报服务,中国气象局进行了历时7年的努力,在新闻发布会上,虽然国家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从宏观方面介绍了中国气象自然灾害预报现状所取得的成就,但记者们还是把话题拉到了奥运赛时的天气上。

记者:最早什么时候可以预报出8月8日晚上开幕当天的天气?如果下雨的话,将提供哪些专业建议及紧急方案?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乔林:通常来讲,能够向公众发布的有指导意义的预报是在一周之内,比如说大范围降水、寒潮天气。对一些中小尺度的天气,影响范围是上百公里,预报能力通常是在1天或者是更短的时间里,对于局部的暴雨、强对流天气都是这样的预报能力。美国现在对于暴雨的预报,24小时的准确率是在20%左右。对于不同的灾害天气,能够向公众发布的,时效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要向公众提供未来1周的天气预报。

我们对8月8日的天气气候背景作了一些分析,历史上的这一天里,北京地区出现小雨的概率是40%左右,暴雨出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除了提前一周对开幕式的天气作预报外,我们还会针对一些可能的突发极端天气——比如暴雨、强对流天气——提前几小时、甚至在更短的时间里发布预警信息。不仅是8月8日,从监测方面、预报系统的建设方面,到预报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奥运期间的天气预报工作现在已经进入临战状态。

记者: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最有可能发生哪种类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国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同发达国家有在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陈振林:针对奥运会期间所作的一些风险分析是经过历史上长时间分析得出的,在北京奥运期间有可能发生高温、暴雨、雷电、大风、冰雹以及大雾这几种极端天气事件,这些是主要的气象灾害、风险源。如果有突发性暴雨、强降水,如果台风北上,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还要防范城市积涝会影响交通,还有山洪暴发所造成的影响。

关于中国灾害天气预报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一直是我国政府和气象部门关注的问题。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毫不动摇。包括卫星监测能力的提高,还有雷达监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监测手段,对获取基础的资料、提高预报准确率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也非常重视提升数值预报能力,以及提高计算机、信息传输、预报服务的技术提升。

另一方面,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国际合作。我们依托北京市气象局,成立了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在世界气象组织的框架下,发起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预报示范项目,由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的一流的专家参与这个合作项目。从7月15日开始,各个国家拿着自己短时临近的预报技术来北京比武,大家一起为奥运把脉,这种合作方式一方面对提升我们的预报能力非常有帮助,在世界气象界也是一个合作的典范。

记者: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能够提供怎样的新的资料?北京国家气候变化中心和中国气象局将怎样进行协调合作?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李柏:我们在5月27日发射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这是颗极轨卫星。它携带了比较先进的有效载荷,其中一个是高光谱成像仪,对于监测天气、识别一些高影响的天气系统有极大的帮助。

为奥运服务,中国气象局作了7年的准备。拿开幕式这项重大活动来说,从预报到服务、到监测,我们都作好了各种准备,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比如高温、暴雨、雷电、大雾、台风,我们都作了各项准备。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气象局开展了各种外场野外实验和作业演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大家可能都知道,人工影响天气这项工作确实是世界性的难题,很多工作也是在探索阶段。特别是人工消云减雨这个作业。比如遇到小范围、或较弱的降水云系实施人工影响作业,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台风、强暴雨等等大的系统,我们无法利用人工消云减雨技术对这种天气进行有效的防御。实施这项作业不单是气象部门的事情,还涉及到与气象以外有关部门的合作。

记者:奥运期间北京到底有没有雨?经过5年的研究,人工影响天气措施能不能保证在开幕式晚上北京各地都在下雨,但“鸟巢”不下雨?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于新文:我们不能把人工影响天气的手段作为保证奥运会,特别是8月8日8时开幕式唯一的手段,或者是最为有力的手段,目前还达不到。人工影响天气处于实验和研究阶段,所以它只能对毛毛雨这类小范围的天气影响一下,但倾盆大雨,估计谁也帮不了忙。

记者:今年第一号台风在海南登陆特别早,我国华南、江浙地区都是受台风影响比较大的地区。按照这种情况,当地的朋友出发到北京看比赛,或是到协办城市,受台风影响的几率有多大?

乔林:台风影响主要在3个方面:强风、强降水、风暴潮。每年6~10月份是台风在我国东部、南部沿海登陆最集中的几个月份,在八九月份期间,应该说会有台风在东部沿海登陆。平均来讲,每年八九月,在浙闽沿海登陆的台风有3个左右。我们也会提前72小时向公众发布台风信息,包括其强度、移动速度、可能登陆的地点、影响的区域。还有一些提示性的预警信息,比如在这个时段里尽量不要到山区去,要加强对水库和河流堤坝的防汛,在台风影响的沿海低洼地区的人口要转移,在海上作业或是在渔船上作业的人一定要离船上岸……现在由于中国气象监测系统的建设,每一个台风从生成到消亡阶段,都逃不过气象卫星的眼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