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巨灾呼唤完善遥感应急体系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08 【字号: 小  中  大   

    如果要盘点此次四川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种高技术手段,遥感无疑名列其中。灾后第一时间,各路遥感力量紧急动员,连续奋战在灾区一线,为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大量灾情现势评估,而灾后重建的诸多领域亦急需遥感技术的支撑。

    突然发生的巨大灾难对遥感技术应用提出了挑战,无疑也是一次对遥感技术储备的检验。在类似汶川地震这样的巨灾面前,遥感技术在应急救灾中有何作为,与实际需求还有哪些差距,下一步需要作哪些调整和改进,日前就这些话题,中科院院士童庆禧、李小文接受了《科学时报》的采访。

    遥感技术在应急救灾中具有独特作用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1小时后,国家遥感中心启动应急工作机制。但是由于卫星轨道不在灾区上空,当天并没有拿到震后星载遥感图像。

    5月13日灾区阴雨,没有光学遥感图像。第二天这种情况得到较大改善,获得较多星载光学遥感图像。

    5月14日,国土资源部和中科院分别取得空域,从6000米高空拍摄到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

    遥感技术在此次汶川地震中的生力军作用开始凸显。灾区情况不明,而运用遥感技术恰恰能从宏观尺度上给出灾情总况。从灾区前线指挥部到电视台直播间,一时间,遥感图像成为人们争睹的焦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童庆禧把灾后遥感发挥力量划分为3个时期:灾后第一时间根据已有数据提供地震发生背景的信息,是震情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此后,遥感很快显示出自身反应快速、密集成像以及快速判读等独特优势,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及时获取了北川、茂县、汶川、映秀、都江堰等地房屋倒塌、桥梁道路损毁等信息,对一些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作了分析;第三个时期集中力量对由于地震所形成的堰塞湖进行监测和分析,特别是聚焦在唐家山等危害极大的堰塞湖上,为部署抗震救灾,抢险、排险提供了第一手的灾情现势评估信息。

    “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发现和水情连续监测以及了解沿河道的其他滑坡情况,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童庆禧院士说,“震后航空遥感技术应用的高潮时期,同一时间有不下10架不同类型的飞机在灾区上空飞。由此在灾区和后方形成多层次多区域的遥感信息服务保障体系,为救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日前参加海峡两岸防震减灾研讨会的李小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在灾后重建时期,遥感技术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城镇的灾后重建规划需要遥感技术提供基础数据,以尽可能少走弯路。”李小文说,“大地震强烈改变了灾区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比如各水系出现的大量串珠状堰塞湖潜在危害极大。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提供的宏观信息,结合水利工程与工程地质专家的考察,才能作好流域、河道的梯级规划和整治。此外,灾区农林业与生态重建规划,遥感也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应尽快完善遥感应急体系

    震后反思,从善意的求全责备出发,遥感技术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让许多遥感专家感到痛心的是,在灾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遥感没能发挥出全部威力。甚至从技术的角度上讲,如果在5月12日当天下午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出动遥感飞机,将会争取到更多的生命救援的时间。

    原因或许在于,在1995年制定、目前依然有效运行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通篇7章39条中未提到“遥感”二字。在应急状态下,按此条例运行的救援部署,自然无法在第一时间为遥感技术的应用提供可能。

    “实际上,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从调动人员、检查飞机、装备仪器到申请空域、协调飞行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时间。而在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巨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童庆禧表示。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这也可看作是对之前《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忽视遥感等高技术应用的校正。

    在技术层面上反思,童庆禧认为,这次地震也凸显我国遥感技术储备能力欠缺。“要卫星,数量不够,机动能力与现实需求差距很大;要数据,质量也不够高。”

    李小文院士也表示,我国航天遥感数据获取能力有待提高。他建议提高航天数据快速获取能力,形成多星、多载荷、高时效、航天遥感平台体系。

    在政策层面,李小文表示,根据这次震灾的经验教训,目前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亟须修订。他建议考虑在第7条“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条文中,明确国家跨部门跨行业协调全国遥感力量,第一时间提供灾情信息的机制。

    据了解,全国目前有遥感机构240多家,分布在各个行业和部门。在此次地震发生后,数家有实力的遥感机构都通过自己的渠道和方式为抗震救灾贡献了力量,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工作。

    “在现阶段,各家机构之间由于业务性质的不同,一定的重复是难以避免的,但积极的一面是,彼此之间也形成了补充。”童庆禧说,“但进一步考虑,国家应该有先进的遥感快速反应技术体系,在出现大灾后的1~2小时内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应该建立最高层面统一指挥的遥感救灾应急体制,有效整合各家资源,形成各种力量和专业人员相互配合、科学有序地集成各种空间信息,为国家救灾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最大限度赢得时间,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李小文也表示,尽快建立遥感应急体系,有能力及时建立精干、高效、相对稳定、能快速反应的应急队伍。

    据记者了解,由于目前遥感力量分散,各部门、各行业进行重复的工作,造成的效率低下、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部门与部门之间,而且在同一部门上下级之间也没有形成资源共享机制。科技人员只能通过既有的渠道来输出遥感成果,而迫切需要这些成果的各行业基层组织和部门有时不得不自寻渠道,花费人力物力再去做同样的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李小文建议,应该在国家层面上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资源,尽快建立起遥感应急工作机制,建立以需求方为主导的遥感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遥感应急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