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报】寻找心理健康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发布时间:2014-11-10 【字号: 小  中  大   

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 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供图

  多年来,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一直在探索属于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希望为国民找到一条走向心理健康的道路。

  我们究竟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这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不断推敲的三个问题。

  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罗非告诉《中国科学报》的记者:“我们正在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从不同的切入点,深入探索这三个问题的完整答案。”

  长期以来,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坚持探索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的机制,寻找早期识别心理障碍的指标与途径,化解灾后民众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从生物—社会—环境—工程多个层面,回答提升人口素质与身心健康水平的基础科学问题。

  从研究切入点说起

  罗非说:“科学,是从考察事物的现象和规律出发,揭示并领会人生与自然真相的途径。心理与神经科学所考察的对象就是心和脑。”

  脑神经科学注重研究脑,也就是更注重生理层面的科学探索。近年来,心理学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大脑。如今,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也在运用脑科学来研究人的心理。

  “我们眼睛里面世界的真正来源其实是来自我们脑子的,是脑子的计算结果。换言之,任何一个感官都没有接触真正的世界,它是经过脑子算完才呈现到世界里。”他说。

  为此,罗非例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通过一面镜子,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外在的东西,我们还在感觉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有时候这面镜子有可能不那么真实,甚至是带点扭曲的,这样照镜子就有不同的人生含义。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知道自己是谁,镜子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才是最健康的心理状态。

  目前,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切入点有三块:一是对痛苦情绪的感受、体验和调节,从痛苦给我们的心理和脑带来的改变着手,进而研究痛苦所伴随的感觉、情绪和认知过程;二是对身心健康的认知调节,研究手段包括东方式的冥想、瑜伽、禅定和团体互动等;三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心理健康干预,包括主动刺激和生物反馈。

  学科之间的横向合作在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里的科研人员将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共同探索科学问题,同时也完成了个人的全面成长。

  识别早期心理障碍

  人类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可以有很多种,并且多数人有一种习惯的状态,并以此作为正常的标准。一旦有人与正常状态稍有偏差,会被认为“有点怪异”;如果偏差稍大,可能会被认为有心理问题;如果偏差再大点,就可能被称为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歧视,但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这些特殊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不了解,进而产生恐惧。其实这些异常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可以通过调整回到正常范围中。罗非表示,这不仅需要大众的理解,还需要在早期及时识别心理疾患。

  由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陈楚侨研究员领衔、心理所重大突破方向之一“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在基因—脑—行为层面,发现并验证了心理疾患早期识别的若干重要客观指标,对改变当前临床诊断以经验为主、降低心理疾患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比如,情绪加工缺损不仅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核心症状,而且也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状况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陈楚侨带领课题组试图探讨情绪识别异常是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生物标记。

  他们设计了一个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邀请了36名被试,分别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未发病的兄弟姐妹和健康控制组。结果表明,遗传学上具有精神分裂症高风险的个体,如患者未发病的兄弟姐妹在面部情绪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轻度缺损,而且这种缺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一个潜在的内表型。

  此外,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在“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方向上组织了第三届心理健康学术年会、情绪神经科学研讨会暨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高峰论坛和第三届精神疾病研讨会,希望通过学术交流寻找更多的科研突破点。

  关爱生命为民服务

  据罗非介绍,在云南邵通、四川雅安等地,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先后开展了有效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救助人员以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站为依托,持续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开展长期系统的分时段、分空间、分重点和逐步本地化的心理援助工作,形成了基于社区、学校和医疗卫生系统的综合心理援助服务工作格局,并通过选拔与培训相结合,为灾区建立起一支能够长期为当地提供服务的心理援助队伍。

  回到我们居住的城镇,丧偶是进入老年期后不可避免遇到的应激事件,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应激强度最大的负性事件之一。丧偶之后,老年人往往会体验到较高的抑郁水平。

  对此,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李娟领导的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取样142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在婚姻状态(丧偶和配偶健在)与抑郁关系中的角色或效应。

  该项研究回答了日常生活中人们一直关注的朋友和家人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同时在应用实践上,提醒应更关注对丧偶老年人抑郁的干预,朋友支持对丧偶老年人抑郁情绪缓解的作用有限,而鼓励家人在老年人丧偶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让老年人知觉到更多的来自于家人的支持是缓解老年人抑郁的有效手段。

  多年来,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一直在探索属于中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希望为国民找到一条走向心理健康之路。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1-10 第8版 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