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立足西北望苍穹
——新疆天文台试水分类改革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彭科峰 张孟枭 发布时间:2014-11-10 【字号: 小  中  大   

南山基地二期效果图

王娜

  在这里,可观测晴夜多,水汽含量低,无线电干扰少,加之微波接受机技术、数字终端机技术的积累,使得新疆天文台在此次“率先行动”中,无论在环境、地理,还是在技术、状态、实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其他天文观测机构难以匹敌的优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队”,中科院通过“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不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实施好“率先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科院全院上下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于“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科院的亲切关怀、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

  “扎根天上,全力推进‘一二三’规划目标;瞄准前沿,认真筹划‘率先行动’计划。”台长王娜用这简短的二十多字来描述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对这次“率先行动”的初步定位与思考。

  天文台站分类改革破题

  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后,天文口的研究机构、新疆天文台也组织了深入的讨论。

  据台长王娜介绍,今年7月,中科院组织召开天文台长会议,研讨了“率先行动”计划中的天文口研究所的分类定位问题。台长们普遍认为,作为一门观测驱动的科学,观测是揭示和解决重大天文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天文研究的突破力往往依赖于大型设备和特色设备的科学规划、成功的建设与运行。而台址地域分布则是最大限度发挥天文观测装置科学效应的天然需求和保障。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天文观测装置的建设和运行呈现分布式或网络型;面向同一个天文学问题,经常需要多个观测装置的协同配合。各天文台站的天文观测装置基本上以大型设备为核心、大中小配套,呈分布式或网络型布局。这些现状和特点给天文装置的有效运行和科学目标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具有多年天文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的台长们提议,设立“中国科学院天文观测研究中心”。

  在王娜看来,新疆的特殊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造就了新疆天文台的特殊优势。在这里,可观测晴夜多,水汽含量低,无线电干扰少,加之微波接受机技术、数字终端机技术的积累,使得新疆天文台在此次“率先行动”中,无论在环境、地理,还是在技术、状态、实测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其他天文观测机构难以匹敌的优势。

  立足西北 面向全球

  据王娜介绍,始建于1957年的新疆天文台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由单一的人造卫星观测站发展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综合性天文研究机构。

  在深空探测和新疆的边防安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是新疆天文台的重要定位之一。据介绍,该台乌鲁木齐南山观测站圆满完成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卫星定轨观测,并同时实施了“嫦娥三号”卫星定轨观测任务。

  这里的CAPS新疆站,服务于“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APS”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测轨和检测评估跟踪任务,数据接收成功率高达99.9%,为CAPS和北斗系统验证作出重要贡献。

  王娜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通过“一二三”规划实施,新疆天文台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稳步增强。

  目前,这里已经建成南山空间预观测基地,可用于观测低中高轨空间目标与碎片、VLBI测轨;喀什天文应用观测基地主要服务于卫星应用;而待建的奇台天文台,则将作为光学、射电综合天文观测基地。

  在天文观测研究平台方面,新疆天文台的25米射电望远镜已成为国内射电天文主力观测设备,将在探月三期中进行35米改造。而在射电技术方面,新疆天文台拥有高灵敏度厘米波段制冷接收机技术、数字天文技术与高级毒天线测量与指向控制技术。

  “面向天文学前沿,形成若干有影响的天文学研究团队,是我们的总体定位之一。”王娜说。

  相比其他类型的研究院所,新疆天文台拥有一支十分年轻的科技队伍,平均年龄35岁,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比达58%。虽然地处西北腹地,这里还是吸引了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科研人员。

  在射电天文研究方面,他们拥有脉冲星、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天体化学等多个研究团组;在光学天文及应用研究方面,也搭建了空间目标与碎片、光学天文和太阳物理研究团组。

  “我们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台内授课,野外实测。”王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同时,我们的南山基地已经包括北大、清华、南京大学等在内的众多名校的实习基地。”

  据介绍,新疆天文台与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韩国天文学与空间科学研究所、韩国马普射电所和日本国立天文台分别签订了合作规划与协议。2013年起,新疆天文台启动与高校战略合作伙伴机制,先后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密切交流并签署合作协议。国内外的多方合作,促使新疆天文台逐步打开了局面,实现优势互补,建立了人才培养交换机制。

  110米射电望远镜

  “此次‘率先行动’计划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王娜说。

  在她看来,新疆天文台起步晚、投入少,创新能力和重大原创性成果有待提升和突破。而且,目前队伍规模较小,与新疆优越的科研环境不能很好匹配,急需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充实。此外,由于外部环境的因素等诸多影响,“将帅型人才”到新疆创业仍需特别的政策鼓励与扶持。

  引进人才,充实队伍,是为了下一步的重要部署打下基础。而110米射电望远镜观测平台的建设则是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2011年,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为组长的“110米射电望远镜观测平台建设”的领导小组成立,2014年,新疆天文台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110米大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立项2015年度的“973”项目。

  这项工作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13年9月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科学与技术研讨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明确表示:“自治区将积极促进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我们愿意贡献出地方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

  在关键技术方面,目前,新疆天文台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正开展相关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复合技术控制的仿真,设计了控制器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完成了望远镜控制软件构架的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开发。

  王娜说,新疆天文台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积极推进110米射电望远镜“十三五”立项,筹措“十二五”基建自筹经费,改善野外台站安保条件等为目标,积极贯彻落实率先行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1-10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