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盐湖研究》编辑部联合支撑部门党支部、党委办公室于7月1日出版了《弘扬科学家精神——院士纪念虚拟专刊》。
虚拟专刊搜集整理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柳大纲、高世扬、张彭熹在《盐湖科技资料》和《盐湖研究》刊发的74篇论文。柳大纲从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和我国缺少可溶性钾矿资源的国情出发,组织和领导了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进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开展了我国历史上首次为期三个月的大规模、系统性、多学科的盐湖资源科学调查;高世扬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工作,带领团队在盐-水体系相平衡研究中开拓了热力学非平衡态相图,在盐卤硼酸盐化学、盐类结晶和溶解动力学、盐卤蒸发冷冻和稀释过程中硼酸盐的行为、硼酸镁动态极限溶解度等方面取得了独创性进展;张彭熹带领团队开拓了盐湖年代学、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盐卤稳定同位素和低温地球化学等研究内容,解决了异常钾盐蒸发岩成因问题,完善了现代盐湖钾盐形成模式,为建立比较完整的盐湖成盐演化、成矿规律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位院士为盐湖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研究脉络、研究成果在专刊的74篇论文中得到了完整体现。
院士纪念虚拟专刊封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