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进展

成都生物所在青藏高原泥炭地CO2通量研究取得进展

2019-12-16 成都生物研究所
【字体:

语音播报

  泥炭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陆地土壤碳库,其碳动态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也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青藏高原若尔盖泥炭地由于独特的高海拔地理环境,对于环境变化和气候影响会更为敏感,因此其碳排放动态及规律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但目前相关的长期碳通量监测研究仍然较为缺乏。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高寒草地与湿地生态项目组刘欣蔚等人基于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站的通量塔对日干乔泥炭地区域进行为期5年(2013-2017)的长期监测,发现了该泥炭地区域的生态系统CO2净交换的昼夜、季节和年际动态,并分析了该区域CO2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2017年的研究期间,即使在干旱年份,日干乔泥炭地的年际CO2净交换也表现出汇的状态,年均CO2吸收量达到了171 g C m-2 yr-1,并且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年际波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土壤温度(Ts)对于CO2通量的昼夜和季节动态至关重要,而生长季的水分条件是该泥炭地年际CO2净交换强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尽管数据显示CO2吸收在干旱气候增加,但这种高额吸收状态在后续的年份迅速下降。监测结果表明,泥炭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不仅单纯取决于年均CO2吸收量,还取决于长期气候变化下土壤碳库的稳定性。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804)和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DQC007)等支持。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上。

  论文链接

打印 责任编辑:叶瑞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