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基于碳纳米管的纳米机电系统(NEMS)方面取得系列进展。该实验室固态量子芯片组郭国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姜开利研究组等合作并成功实现了两个串联碳纳米管谐振器的强耦合、碳纳米管谐振器中两个模式的强耦合,并利用这种耦合实现了声子的相干操控,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纳米快报》(Nano Lett. 16, 5456 (2016),Nano Lett. 17, ASAP (2017))和《纳米尺度》(Nanoscale 8, 14809 (2016))上。
围绕探索声子作为量子数据总线这一目标,郭国平研究组开展了多机械振子长程耦合方面的研究,并在碳纳米管机械振子上首次实现了两个串联机械振子的强耦合,同时也观测到了两个机械振子分别和量子点的强耦合,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杂志《纳米快报》(Nano Lett. 16, 5456 (2016))上。该新型耦合机械振子器件也为研究电子-声子相干相互作用、电子长程耦合以及电子纠缠态提供了新的平台。利用声子作为飞行比特也为量子数据总线研究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在实现了声子的长程耦合、长程传递的基础上,量子数据总线的研究还需要实现对声子的相干操控。机械振动高阶模式的研究对超灵敏传感器、声子的相干操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的多机械模式耦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百千赫兹的低频谐振器,而要实现更灵敏的传感器,实现更快的声子操控,需要进一步提高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针对高频声子操控的难题,郭国平研究组发现单根碳纳米管中不同方向的振动模式都可以工作在百兆赫兹量级,这两个模式可以通过额外加入一个参量驱动来进行耦合,且通过调节驱动功率可以实现从弱耦合到强耦合的线性调控,这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尺度》(Nanoscale 8, 14809 (2016))上。研究组通过控制驱动微波的波形实现了机械振动中声子的相干拉比操作,观测到10次以上的拉比震荡,是目前实验上声子操作次数的最大纪录,此外拉比操作的频率大于500千赫兹,比此前的相关报道高出两个数量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杂志《纳米快报》(Nano Lett. 17, ASAP (2017))上。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机械振动冷却到量子基态之后,对声子的相干操控将在量子传感、量子信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系列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教育部的资助。
碳纳米管的新型转移方法和串联碳纳米管谐振器的样品制备
碳纳米管中两个机械模式的强耦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