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活动官方网站 活动介绍 组织机构 活动流程 活动进展 全部文章 评选原则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三等奖
创新转化五十载 科技雨露润黔中
发布时间:2011-10-30 文章来源:于杰 【字号:      】
光阴荏苒,不经意间,中科院已度过了六十年光辉岁月,贵州科技工作也经历了六十载发展变迁。走进位于贵阳市宝山南路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侯德封、涂光炽、李璞、郭承基、刘东生一位位科学家的光辉形象映入脑海,他们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也是贵州科技发展的引领者和奠基人。
追忆思华,中科院火种播洒黔中大地

上世纪中叶,1958年,在祖国大西南腹地,一大群满怀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无限热情的年轻人,用自己的知识,开启了科学报国的伟大征程。也就在这一年,中科院贵州分院在贵阳宣告成立,这是贵州科技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幕。

1966年,在首都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领域的一大批精英力量,受命奔赴贵阳,以黔中大地为根基,开始了他们向世界地球科学前沿攀登的历史。

1978年,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一大批科技界仁人志士,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感召下,踏着改革开放的节拍,来到了祖国西南这片热土,再一次掀起了科技兴黔的浪潮。

1992年,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院士,多次来黔考察后,与我省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这是中科院与我省签署的第一个全方位科技合作协议。

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下里巴人,和者盖众。走出科学圣殿,扎根黔中大地的中科院科研人员,经过近50年辛勤付出,将科学的火种播洒到黔中大地,在贵州人民的心中树立起了科学的丰碑,也开启了省院双方全方位合作的崭新时代。

科技支黔,创新为民造福黔中百姓

“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省区,你们的科技需求就是我们的责任”,2004年,时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院士来黔与我省签署新一轮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时动情地说,我们要将省院合作在“项目合作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2005年,根据会商结果,中科院启动了“科技支黔”一期工程,在中科院系统内吹响了“科技支黔”的号角。

之后的五年中,省院双方在材料、生物医药、制造、农业等领域,围绕产业发展,启动实施项目21项,引进并转化先进技术成果23项,为地方和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133项,开发工业新产品14个,建立新生产线13条,申请专利27项,农业示范推广面积22.78万亩,推广农(林)新品种48个,培养和培训各类技术人才3万6千余人。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和带动,中科院肩负起了自己“创新发展、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神圣使命,也滋润了黔中百姓的心田。

科技支黔一期工程,调动了中科院10余个研究所百余名科研人员参与,院省双方投入财政科技资金1833万元,撬动企业投入6267万元,财政科技资金放大倍率达到了3.41倍,省院双方初步探索形成了符合西部省情、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共赢合作模式。

回首与中科院结伴同行的日日夜夜,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贵州发展而奔波忙碌的专家们的身影,每当我省产业发展出现重大技术需求的时刻,总有他的相伴,中科院渐已成为我省新兴、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贵州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素有“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美称,但由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针对我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中科院迅速行动,于2000年与我省联合共建了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围绕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和药效机理等重点方向,集中力量对100余种民族药进行了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化学合成、药理活性筛选,先后分离鉴定出天然成分1300余个,集聚、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我省民族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科学依据和人才支撑。

回首与中科院结伴同行的日日夜夜,我们不会忘记携手攻关过程中那些挥汗如雨的情景,在苛刻的自然条件面前,中科院渐已成为支撑我省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贵州是“两江”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省区之一,由于人口压力大、长期过度开发,石漠化面积已经占到了全省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强,影响到全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给下游地区带来了不小压力。针对日益严峻的石漠化问题,2006年中科院地化所联合贵州大学等省内10余个单位,申报并主持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研究(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针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重建技术进行攻关。这是我省首次牵头承担的国家973项目,同时也在全省范围内开创了中央和地方研发团队优势互补、合作攻关的先例。项目启动实施4年来,获专利8项,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83名,硕士146名,提供国家咨询报告1份(获回良玉副总理批示)。在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的同时,中科院还多方整合资源,与贵州联合共建了“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并累计安排上千万元建设经费支持其发展,为我省解决石漠化综合治理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撑。

回首与中科院结伴同行的日日夜夜,我们不会忘记合作奋进过程中那一幕幕欢欣雀跃的瞬间,在共同推进毕节试验区建设的过程中,中科院渐已成为我省科技扶贫开发的生力军。毕节地区是胡锦涛总书记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时亲自倡导建立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试验区建立后,中科院自觉将科研目标与试验区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建立科技联合资金,围绕当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示范,将高等级悬式瓷绝缘子设计加工等一批工艺技术成功嫁接进入当地工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科技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合作实施“400kN超高强度悬式瓷绝缘子试制及应用”项目,中科院地化所成功为毕节高原电瓷有限公司设计了数十套瓷绝缘子原料配比方案,帮助其开发出100、160、210、300、400KN等级的瓷绝缘子新产品,使濒临破产的毕节高原电瓷有限公司重获生机,新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我国瓷绝缘子制造行业的排头兵。

回首与中科院结伴同行的日日夜夜,我们不会忘记省院双方一路走来相互扶持过程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中科院渐已成为我省优秀科技人才培养的助推器。长期以来,技术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科技支黔”工程从启动之初就十分关注为贵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2004年,根据西部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中科院提出并与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启动了“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为贵州培养各类技术人才1600余人,很多参加交流培训人员在日后发展成了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改变贵州本土优秀创新人才外流现状,缓解贵州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本身也为贵州技术人才成长创造了有利环境。尤其是世界上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射电望远镜重大科学工程(FAST项目)落户贵州过程中,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人才通过项目的预研和申报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在第二次科技合作进展顺利的基础上,2010年时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与我省签订了第三轮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科技支黔”二期工程。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与中科院合作互动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贵州科技工作也逐渐迎来了加速发展的繁荣时期。昔日的星星之火,渐以燎原之势点燃全省,唱响全国。自信豪迈的贵州科技人,正从老一辈科学家手中接过创新的火种,向“西部创新高地”奋进。

任重道远,携手奋进共谱科技兴黔华章

峥嵘岁月,我们携手共进,同奏美丽乐章。“十一五”期间,在“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方针的指引下,贵州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渐凸显。

美好未来,我们并肩同行,共引跨越式发展之风骚。尽管贵州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领军人物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较少、科技创新进步与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未来的科技创新和进步之路任重而道远。

肩上担山知任重,志存云天砥砺行。面对“十二五”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我们期盼与中科院的合作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发挥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上,携手奋进共谱科技兴黔华章。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