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活动官方网站 活动介绍 组织机构 活动流程 活动进展 全部文章 评选原则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三等奖
中科院,请给“民间科学家”搭个舞台
发布时间:2011-10-30 文章来源:何平 【字号:      】
在5月4日这天启动的“我心中的中国科学院”征文活动具有深意,尤其是旨在吸引社会各界“围绕‘建言未来发展、分析当前态势、再现优良传统’这一主线,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共同促进中科院新时期的整体跨越发展”,更体现了“科学”和“民主”的五四精神。受此鼓舞,笔者萌发了一个积累多年的建议,那就是中国科学院应该也可以给那些长期进行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却因种种原因无缘进入科学殿堂的“民间科学家”们搭建一个舞台,让他们在科学和民主的气氛里展示和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
所谓“民间科学家”,是近十几年来网络发达以后兴起的一种称呼,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们被称为“业余科研人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褒贬不一、标准不同、争议很大的网络热词。

在我看来,中国存在着一个“民间科学家”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绝对人数可能不少,相对人数却不会很多,是中国13.7亿人口中难得的思想者、行动者和“仰望星空”的人,也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一个思想活跃的新人群;他们克服困难、潜心学问、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是中华民族求知求真、勇于探索传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流淌在“民族脊梁”血液里的宝贵组分。“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用周恩来青年时代(1919年3月,19岁)写的这两句诗来评价他们,我认为恰如其分。

然而,“民间科学家”群体又是复杂的。他们在年龄、性格、素养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很大,学历、学术水平和能力有高有低,研究成果也良莠不齐。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使之整体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的优势,这就是不受传统观念、学术门派束缚,不依附于某个学术权威,唯权威观点马首是瞻,敢于大胆提出否定权威的理论;另一方面,他们的劣势比优势更多,一是缺乏展示成果的舞台,二是缺乏进行学术讨论和争鸣的机会,三是缺乏专业指导,四是缺乏研究经费支持。因此,他们的研究可能不太深入,知识可能不太全面,论据可能不太充分,论证可能不太规范,观点或者理论可能远离当采学科,更不符合当前主流科学的要求,他们的成果也长期被埋没在民间。

纵观科学发展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上,起初是“民间科学家”身份,因其研究成果能够在一种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中得以验证或者争鸣,进而获得官方资助、支持成为大科学家的不乏其人。爱因斯坦发表三篇重要论文的时候,他只是一名专利审查员;发现欧姆定律的欧姆是一名中学教师;发现焦尔定律的焦尔是一位酿酒商;发明计算机科学中广泛应用的布尔代数的布尔也是自学成才。这些人,现在都是人们公认的大科学家。但是,假如当初他们“出山”之时所处的学术环境不相对宽松,恐怕也很难进入科学殿堂,科学蒙难的事例,在科学史上也比比皆是。前几年,我国研究科学发展史的专家学者,呼吁慎用“伪科学”一词,甚至建议将其从科普法中删除,我认为是具有历史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远见卓识!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民间科学家”这个群体,它也许是一个具有开采价值的“科学富矿”。我认为,面对众多的“民间科学家”,作为国家最高科学管理机构的中国科学院,不能冷眼旁观,消极地任其自生自灭。因此,我建议中科院给他们搭建一个舞台,具体设想如下:

一、设立一个专门接待“民间科学家”来信来访的机构,处理他们询问关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发表或者鉴定的问题。类似的机构如果业已存在,那就把重点工作放在下面的内容上。

二、由这个机构主办一个公开出版的刊物,专门发表“民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刊名可以叫《发现与争鸣》或者类似的其它名称,还可公开征集刊名。刊物规定一些原则并且声明:所登成果不代表获得中科院承认,各方观点不能作为超出学术讨论以外的其他用途。

三、邀请支持和反对“民间科学家”研究成果的相关学科专业人士,分三个层次分别担任该刊顾问、编辑委员会成员和稿件审读员,人数不限,自愿参加,公开征集人选,但支持的、反对的要各占一半,各个层次人选的专业、资历、学术水平要基本相当。三个层次的人员不能与成果发布者有经济利益方面的利害关系,一旦发现,取消资格。

四、稿件审读员负责初选可以用来讨论的成果;编辑委员会负责决定哪些成果可以用来讨论,出现分歧时可以投票决定;编辑委员会决定不了时,顾问再进行表决,充分体现民主精神。编辑部负责约请某一层次人士的分歧双方写出阅评意见。

五、每期重点公布一项或几项成果,每项成果配发三篇文章,即由研究者发布,支持者、反对者各发表看法,三方均按照学术规范要求进行论证。如果下期还有争论,可继续进行,但版面位置放在靠后的专栏内,不与新公布的研究成果争版面。

六、通过充分的争鸣和讨论,对于成果发布者来说,有的可能认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不足或者不能成立,有的可能学到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有的成果可能确有继续研究价值;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他们可以从中学到科学研究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争鸣、探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公众宣传科学精神和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对于科学界来说,这既是一个各种思想火花激烈碰撞的锻台,又是一个展现科学和民主精神的窗口,长期坚持下去,说不定会从中发现和产生重大的科学理论。

中科院成立60年来的贡献和作用有目共睹,怎样赞扬都不过分。但笔者要说的是,从历史高度和世界范围看,中国的科学尤其是基础理论科学,能屹立于世界基础理论之林的成果不是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和成果更是凤毛麟角。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要出现这样的基础理论大师和理论成果也需多方努力。我认为,如果中科院能以更大力度积极推动科学界营造一种科学、民主、平等、包容的学术气氛,善待包括“民间科学家”在内的理论创新者,科学地引导并在适当的时候支持他们,中国就有更大希望出现这样的大师和成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