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征文活动官方网站 活动介绍 组织机构 活动流程 活动进展 全部文章 评选原则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二等奖
隔楼的老人
发布时间:2011-10-28 文章来源:雷成友 【字号:      】
语音小楼的西侧是测试水池,这是我入所将近一年后才注意到的。我还注意到,这隔楼的西侧常常出入这样一个老人,他应该早过了退休的年纪,他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对现在的生活心生厌倦。我厌倦了研究所到青年公寓单调的两点一线,厌倦了十几年的象牙塔的生活,也厌倦了在这样枯燥无味的科研中,渐渐磨失的理想。
我浑浑噩噩地过着这样的日子:每天早上总是懒懒起来,然后老大不情愿地赶到实验室,每天下午又早早盼望归去。我枯燥地对着满是英文的文章,满是代码的页面,却没有心思看书,也没有心思做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于是,纠结,堕落,堕落,纠结……我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徘徊在科研的门前,蹉跎着岁月,一点一点消磨着曾经信誓旦旦的理想。而这样颓废的生活甚至让我一度怀疑自己选择读博的决定是否正确。我知道,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我注意到隔楼的老人,每天我到实验室的时候,他的车已早早停在了楼下。而我早归的时候,他的车依然淡定地伫立在楼前,仿佛是一座风雨不动的丰碑。
有那么几次,我无所事事地在楼下闲逛,遇到老人。想上前跟老人打个招呼,却发现,原来自己来实验室时间太少,甚至连老人姓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只好微微一笑。老人总是和蔼地微笑着,他不多说话,却让我隐隐然觉得有种春风的温暖。我惊讶于这样的微笑,温润如玉,沁人心脾,它让我在北京这料峭的倒春寒中,仿佛得遇了故人的关怀。
如此反复几次的偶遇,我开始尝试去了解这样的一位老人。
当然,我的尝试一无所获。或者我仅有的不多的收获是,我终于知道了老人姓什么,我也知道了他的确早过了退休的年龄,却还工作在科研的一线。而这个老人的微笑,还有他兢兢业业的科研态度,却像仍一个谜一样缠绕着我。
于是,我开始试着早出晚归。我每天早早地赶到实验室,守候在窗前,又在斜日将要落尽的时候,伫立远望。这样的等待,不为晨晓的朝霞,亦不为落日的余晖,只为看看楼下那辆车的来来往往,只为静候老人的归来,或者目送老人的归去。而这样的守望,竟渐渐成了一种牵挂,促使我晨起而作夜深而归,而不敢有所懈怠。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一些零星的关于老人的事。我知道了他的研究方向,知道了即便是现在,他研究的产品依然在这个领域里遥遥领先,也知道了,老人返聘回来,却仍然跟普通的职工一样地工作着。
我还知道了老人很潮。他年逾古稀,却有一手很好的驾车技术。他会很炫地用matlab,也会如自家珍宝似的倒弄各种仪器。我还常常看见,就在楼下,老人耐心地帮着学生们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谜团似乎要一步一步解开了。
再后来,无意中去水池,却发现老人一个人在屋里安静地翻看着一本泛黄的书。他的神情是如此专注,如此安详淡定,让人心动。而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的任岁月蹉跎,是如此的卑微而无耻……
我终于知道,原来我有很多的书要读,有很多的文章要看,还有很多的实验要做。我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我开始按着这样的规律生活,开始做那些我应该做,却蹉跎了很久的事……
我想,老人也许仅仅是科学院一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可是,这样隔楼的这位老人却让我知道,作为一个科学院的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需要学习老人那样科研的执着,需要学习他那样与时俱进的科研态度,更需要那样一颗为了科学而耐得住寂寞的心。
老人是一本书,书里写着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书里也记录着和我们现在一样的,曾经他们成长的故事;老人是一面镜,他能映照出你的荣辱得失,也映照出你的卑微与彷徨。
我庆幸当我在科学的道路上迷茫的时候,我遇到了这样的一位老人,他身上闪耀的老一辈的科学院人对科学兢兢业业的科研光辉,给我指点了迷津,使我迷途知返。同时,老人也让我相信,科学院,原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的地方,也是传承科学精神的载体。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