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弱变化直接影响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但由于观测资料的短缺,其长期变化特征一直未被定量描述和准确模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环境气候中心黄刚研究员于2010年访美期间,和谢尚平教授团队合作研究了北美西南地区树木年轮并结合热带太平洋地区的珊瑚记录,精确重建了过去1100年来厄尔尼诺强度的逐年变化。其结果显示,最微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在11世纪,但其强度随后持续增强,并在18世纪以来持续发生着过去千年来最强烈的波动。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周期性变化,并且这种周期性变化取决于东太平洋海温均态的低频波动。这些发现将有助于改进气候模型对未来厄尔尼诺现象的模拟。该工作发表于2011年国际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题目为Interdecadal modulation of El Niño amplitude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过去千年厄尔尼诺振幅的年代际调整)。
近日,Nature Climate Change的影响因子发布为14.472,并且该刊发布了top10的引用文章,上述论文位列第9位,被SCI引用26次,且大部分为1区杂志引用,并且被Nature Climate Change重点推荐。文章合作者包括美国IPRC的Jinbao Li博士、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谢尚平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Edward R. Cook教授以及黄刚研究员等。Nature子专栏也有专门文章对该工作进行评述,并高度评价该工作可以为改进ENSO预测以及全球变暖对其影响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扩展了对长时间的海洋变化的研究手段。
该研究得到国家“973”项目(2011CB309704)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40890155)的支持。
原文链接
The decadal change of ENSO amplit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