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热议十九大
张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战略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2017-11-01 来源: 【字号:  

  【摘要】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成就辉煌。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指明发展方向,规划了发展路径。在世界科技浪潮风起云涌之际,我们要抢抓历史交汇的战略窗口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际重大战略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立足我国未来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攻坚克难、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战略性作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战略科技支撑。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奏响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强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呼之欲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对于开辟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科技水平实现新跨越

  历史一再昭示,国富不等于国强,大国也不等于强国。晚清时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却在抵御外来侵略中一再败于列强。近代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其实,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虽然成绩喜人,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交汇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

  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全方位、系统性变革为科技强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支撑,新的科学春天已然到来。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蓄势待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交汇浪潮,与我国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同频共振,我国科技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窗口期,我们不能再缺席,而要迎头赶上,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实现“弯道超车”,机遇难得,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历史的新机遇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主战场”,建设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新使命需要新担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广阔天地中,科技“强”国,大有可为。

  牢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与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科技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创新工作尤其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关键之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真正的强国必须有强大的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我们应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花更大力气下更大功夫加强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充分发挥战略科技力量攻坚克难、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战略性作用。我们要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时期助力国家发展由富到强的战略定位,瞄准事关我国全局和未来30年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发展、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引领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全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其它单元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共同形成我国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创新基础平台,有效支撑北京、上海等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合肥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共同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大时代,我们当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再接再厉,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书写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张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任霄鹏)
关闭页面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