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与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档案
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展
60年百项重大成果展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
视 频
图 片
 
当前位置:首页>> 光机电材料篇
光机电材料篇
试制104计算机

  根据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主持派出一个由20人组成的进修队,到苏联学习计算机技术。这个队的成员来自5个协作单位,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和部队两个单位,其余3个单位各参加一人。这些人多为已工作几年的大学毕业生,是当时各单位的青年骨干力量,年龄都在30岁以下,只有我和姚锡珊年长,大约比他们大出10岁。这个队由我担任队长,朱廷一为副队长。20人分在两处进修。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习的有14人,主要学习计算机硬件:学习运算器、控制器的有邱宗旭、张玉生、金怡濂和我,辅导人为米里尼柯夫,该所所长列别捷夫院士自己有时也亲予指导;学习内存储器的有王振玉、曹酉申、冼福龄,辅导人为费道洛夫和绥乔娃;学习外存储器的有刘锡刚、王庭梁,辅导人为巴甫里柯夫;学习机械结构的有姚锡珊,辅导人为华西列;学习电源的有胡祖宣,辅导人为谢尔巴柯夫;尚有朱廷一学习晶体管数字电路,辅导人为彼特洛维奇;学习机器自动翻译的有彭楚纯和李明,辅导人为兹文诺夫。这些辅导人员均为该所各研究室的负责人或主要工程师,学习的主要内容是M-20计算机的技术资料。M-20是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所继БЗСМ计算机之后所研制的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2万次,电子器件采用小型电子管。我们到苏联时,M-20的模型试验刚结束不久,机架尚未拆除,正在工厂试制样机,我们的学习和试验基本上是围绕它来进行。直到1958年初,由于国内决定首先采用苏联图纸制造计算机,一部分人员改为学习БЗСМ-Ⅱ。该机是БЗСМ的改进型,内存储器由阴极射线管改为磁芯;部分外部设备也作了若干改进。它也就是我国制造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104机的蓝本。20人中的另外6人在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学习:杨芙清、王树林学习计算方法;王玛丽、崔蕴中、徐国荣学习程序设计;杨奇学习语言和编译程序。他们的辅导人为斯梅格列夫斯基。这个队的成员经过一年半的艰苦学习,基本上掌握了当时水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进修队赴苏联时,思想上只明确一定要把计算机技术学到手,具体应学些什么并不很清楚。我们到苏联后,只提出了个人准备学习的专业方向和希望接触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愿望,具体安排则是经与列别捷夫院士等洽谈后定下来的。院士的基本看法是让我们学一点M-20研制中的技术,所以在进修前期我们的学习着眼于掌握计算机各专业的基础技术,而不是针对某一台具体的完整的机器。1957年底,中国科学代表团到莫斯科,与苏联科学院洽谈帮助我国研制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问题。代表团中有闵乃大、钱文杰、罗沛霖等同志。由于我在苏联已学习一年,情况有所了解,应代表团之约也参加了谈判。苏方主要代表为列别捷夫院士、道络德尼钦院士和勃鲁克院士。我方当时的设想是希望苏方能帮助我们在国内研制出第一台比较先进的大型机,但苏方认为在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条件不成熟,建议我国派出科研队伍去苏联成立研究室,在苏联研制出第一台大型机。另一方案是他们正在制造БЗСМ-Ⅱ,可由我方在苏制造该机。我方没有接受在苏研制机器的意见。我当时也曾多次向代表团和国内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我国要建立计算机学科,而不只在造出一台机器,只有在国内进行,才能通过研制机器,建立和培植我们自己的科研队伍、工业生产队伍、应用队伍和管理队伍。也有利于全社会各种有关工业对计算机的配合,并利于国家和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事业的支持。归根结底是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基础才能发展。洽谈结果,我方最后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以БЗСМ-Ⅱ为蓝本制造出自己的第一台大型机。对派出专家问题,列别捷夫同意采取轮换方式派专家来我国帮助工作,每期工作3个月。所以在104机制造过程中,从1957年底开始有谢尔巴柯夫(电源)、维宗(磁芯生产)、巴甫里柯夫(外设)、米里尼柯夫(运控)和费道洛夫(内存)等先后来华工作。根据洽谈协议,进修队的部分人员转入了对БЗСМ-Ⅱ全系统图纸的学习,并延长学习时间半年,到1958年6月底全部结束。那时,我们看到苏联的第一台БЗСМ?Ⅱ样机也正在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所里安装机架,焊接传输电缆。当我与金怡濂、张玉生等4人于1958年7月初回国时,米里尼柯夫已在北京,104机的生产工作已在进行,如机器电源、磁芯及磁芯板、外设部件与机柜等。104机的完成来自两股力量,一股是集中于计算技术所的科技设计调试力量。这股力量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四机部(后来的15所)、七机部(后来的706所)和部队(后来的总参56所)等四个单位,也还有其他单位派来的个别人员;另一股是以四机部738厂和科学院计算技术所工厂为主的生产加工力量。这两大力量的汇合,科研、生产的紧密团结和配合,加上苏联专家的帮助,使104机从开始筹备到调试成功投入试用,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得以胜利完成,这是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史上值得赞许的事。104机外部设备(包括磁鼓、磁带机、光电机和打印机)和机柜生产以738厂为主。由于这些外部设备苏联设计后自己尚未制造过,所以图纸错误较多,所用器件有的也不尽合适。因而改动设计较多,这些工作则由集中在计算技术所的外部设备组承担。磁芯生产与磁芯板制造以计算技术所为主,全机电气装配工作由738厂与计算技术所共同担任。设计工作、各种测试工作与各部件及全机的调试工作集中在计算技术所进行。104机的技术组织工作初期由吴几康负责,我回国后,由他和我两人负责。当时所长阎沛霖和副所长王正都对这一任务进行了直接领导。运控方面负责人有陈方桢、金怡濂,内存方面负责人有李道恺,外部设备及机械结构设计方面负责人有姚锡珊、徐厥中、白经天,磁芯研制方面负责人是范新弼。738厂生产方面接触最多的是当时该厂总工程师曹启章,还有顾存俊等。此外,还有一大批参与104机的器材供应、技术协作、技术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人员,为104机的完成创造了条件。总之,通过104机的研制,培养了一支从科研设计、生产制造到技术保障,组织管理的配套队伍。不只是造出了机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人才,取得了经验,为我们进一步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04机作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第一步是成功的,其意义是重大的。104机于1958年9月间进入机房安装,随即开始分调。1959年4月30日清晨调通逻辑,并算出了第一个课题——“五一”节天气预报。经过正确性调试和可靠性调试两个阶段之后开始试算,于1959年国庆时宣布完成,为国庆献了礼。104机完成后,我国许多重大科学课题纷纷上机运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有关科学计算就是在104机上完成的。

  (199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