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征文
为鹤舞高原
--记昆明动物研究所“西部之光”入选者杨晓君
发布时间:2016-11-02 来源: 【字号:  

   

  1.扎根西部,为鹤舞高原

  2007年,杨晓君申报了题为“越冬黑颈鹤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关系”项目,获得“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资助。“获得西部之光计划项目资助时,正是我科研事业的起步阶段,对我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云南省乃至全国黑颈鹤的发现、保护和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该项目带给他科研事业的基础性影响,他的认可度是很高。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着一种终年生活和繁衍在高原湿地的鹤类—黑颈鹤,因生存于人烟稀少的高原湿地,黑颈鹤也是世界上所有15种鹤中最晚被科学界发现和记录的种类。直至1876年才由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根据青海湖边的发现,第一次科学地描述了黑颈鹤,并给予其Grus nigricolis的科学命名。由于分布地海拔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等原因,在很长的时间里,除记录其分布地,并了解它每年4月下旬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海拔3500〜4500米的高原沼泽繁衍,每年10月下旬飞抵青藏高原南部和云贵高原2500〜3500米的高原或山区越冬,是典型的候鸟等基本信息外,对其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了解都非常有限。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研究方向资助下,杨晓君及其团队先后在云南大山包和四川诺尔盖对越冬期和繁衍期的黑颈鹤开展野外研究,并开始发表有关黑颈鹤的迁徙、行为等方面的论文。该研究得到了国际鹤类基金会的关注,并在他们的资助下建立了利用卫星设备跟踪黑颈鹤的迁徙路线的研究平台。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独立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鸟类进行研究。因此,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连续的跟踪报道,在宣传保护研究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社会以保护黑颈鹤等野生动物为主的云南大山包等保护区的知名度。

  然而,正在一些研究成果开始显现时,2005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研究方向项目结束,经费短缺成为瓶颈,是否能继续坚持下去成为了关键问题。在此情况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联合学者资助项目雪中送炭,才使得杨晓君及团队能继续开展研究工作。随后,获得了国际鹤类基金会继续为黑颈鹤东部种群、中国探险协会为中部种群提供卫星跟踪设备的资助,至此奠定了学科组在鹤类研究方面的工作基础,并先后依托黑颈鹤研究课题培养了9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应用传统生态学理论,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定点观察,在黑颈鹤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中途停留地开展了一系列野外研究。并利用卫星跟踪、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围绕物种的分布、种群动态、迁徙、行为与保护等开展理论和保护实践的探索。在探讨该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机制、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机理以及响应环境变化的机制的同时,深入揭示了黑颈鹤的行为和生物学特征及对高寒和高原特殊环境的适应生存策略。

  2.推动院地科技合作,促进科研信息交流

  杨晓君及其团队于2012年在昆明发起并成立了黑颈鹤保护网络,邀请国际鹤类基金会、WWF等相关国际组织、印度和不丹两个有黑颈鹤分布的境外国家以及中国有黑颈鹤分布的6个省区的保护管理和研究人员共同交流黑颈鹤的研究和保护经验。并分别于2013、2014、2015在贵州威宁、青海西宁、四川若尔盖召开年会,共同分享有关信息和交流相关经验,促成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目前,学科组共发表有关黑颈鹤的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7篇。正是杨晓君及团队的努力,才使国际鹤类基金会副主席、IUCN物种委员会鹤类专家组组长哈里斯在2014年的报告中提出“黑颈鹤已经成为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鹤类物种之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科研实践,使杨晓君的研究成果在“圈内”极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

  杨晓君说:“‘西部之光’为青年人才扎根西部踏踏实实做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我将努力回报社会,将我的专业、职业升华为对事业的追求,将自我实现与社会贡献有机统一。”

  杨晓君个人简介 

  杨晓君,男,19618月生,汉族,东北林学院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学科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鸟类学科带头人。2007年入选“西部之光”联合学者项目; 

  云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雉类专家组、鹤类专家组成员。并任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以及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湿地等多个省级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环保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鹤类基金会等资助的50多项科研项目。 

  出版《云南鸟类志》、《云南野生鸟类》和《云南湿地》等执行主编、副主编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发表在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Molecular Ecology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SCI杂志上的论文30多篇。2005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2015年获得云南省特殊津贴。已培养博士6名,在读4名;硕士17名,在读5名。

 

(责任编辑:麻晓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