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习资料
一生的阳光
——追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教授刘景双
发布时间:2016-07-06 来源:光明日报 鲍盛华 【字号:  

  早上6点,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静静拉开窗帘,向窗对面的停车场看去,老师刘景双那辆开了10多年的汽车并没有停在那里。她一愣,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老师的车永远也不会再来了,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每天早上6点,刘景双教授准时会来。由于来得最早,晚上还有可能熬夜,所里专门为他配置了一张24小时的门禁卡。几年来,拉开窗帘看一眼老师的车,已经成为张静静的习惯。老师的家离所里并不近,近30公里。“老师的车都来了!”这是张静静心里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这个细节鞭策她一直努力学习、勤奋科研。

  每天早上都随着阳光一起到来的刘景双再也不能进行他心爱的研究了。2016年6月6日,被大家催着上了手术台的他再也没能回来。今年,他刚刚60周岁。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浑身都充满阳光般活力的东北汉子,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刘景双,经过刻苦学习,考取了北京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研究所坐落在刘景双的家乡吉林省长春市。老家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碌却没有太高的收入,常常让刘景双陷入沉思。

  阳光是作物成长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能不能从改变光效的角度进行研究,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呢?刘景双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阳光、在不同的时间记录阳光、以不同的方式改变阳光……阳光让他着了迷。

  “夜以继日”“没日没夜”……同事们和学生们说到刘景双对课题研究的态度,全是这样的字眼。“老师经常顾不上吃饭。”刘景双的博士生于锐说,“同学们都知道他爱吃酸菜味的方便面,我还给他买过好几次。”

  功夫不负苦心人。由刘景双牵头的“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量化了玉米、水稻最佳种植垄向与垄距,创建了玉米、水稻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这是我国科学家在作物高光效群体构建方面取得的原创性重大突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功成名就的刘景双却仍然不知疲倦地奔走在追逐阳光的大道上。2015年10月10日上午,刘景双不放心那些正在被收割的庄稼,非要亲自去看看,在前往高光效农田试验区的路上,突然发病。他被学生们紧急送到医院一查,竟然是肝癌晚期大出血。而之前的若干年间,学生们从来没听到他说过一次哪里疼痛或者不舒服。

  令大家更感吃惊的是,手术后才1个月,刘景双的车又在早上6点准时出现在单位的停车场上。大家都来劝阻他。已经有所预感的刘景双说:“不行,有很多事儿还没做完,我怕来不及。”

  规划“十三五”科研重点、组织申报科技支撑课题、总结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调查项目……刘景双像从前一样忙碌。如果哪一天没来,那一定是到医院去了。

  让刘景双的科研助手王洋老师不能忘记的是,今年5月初,刘景双的胸前又长了一个东西,医院认定是癌细胞转移,需要再做一次手术。可刘景双说,过了5月24日和25日后再做吧,那两天有研究生答辩。“就在5月24日前一天晚上,老师还来所里给我修改第二天答辩要演示的PPT……”于锐哽咽着说。

  研究生答辩之后,刘景双才再一次来到医院。手术之后,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昏迷,终于未能醒来。

  他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家。“所里像他这样取得高水平成就的人并不多,他的去世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所长助理、科研处长姜明说。

  在研究所院内的东南,有一块刘景双生前亲手种下玉米种子的实验田。实验田里的玉米苗比同一天种植的普通玉米粗壮近一倍。阳光下,玉米苗的叶子随微风轻轻摆动,好像在告诉人们,培育了它们的刘景双并没有离开。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6-07-06 08版)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