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科苑榜样>先锋故事
“中央国家机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活动”获奖个人
潜入深海传水声
——中国科学院杨波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16-05-10 来源: 【字号:  

  杨波,男,汉族,1980年9月30日生,陕西省西安市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声学技术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水声通信技术。担任“十五”863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声学系统主任设计师,是我国首批参与载人深潜试验的试航员之一。曾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深潜英雄”等荣誉称号。

  2012年6月24日清晨,太平洋海面上波涛翻滚。北京时间5点29分,中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入水下潜,执行载人深潜7000米海试第4次下潜任务。

  9点07分,“蛟龙”号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随后,试航员通过水声通信系统向此时正在天空遨游的神舟九号航天员发出了最诚挚的祝福,祝福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顺利!祝福我国载人航天、载人深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蛟龙”号在7000米深的海底,不仅将数据、语音、指令、文字、图像都顺利传回了母船,更为令人振奋的,是天上海底遥相呼应。创造这一奇迹,靠的是装在潜水器上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数字水声通信机。而此刻在潜水器载人舱中操纵着通信系统从海底向太空传递信息的,正是声学所的副研究员杨波。

  研制:学以致用

  杨波,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80后”在接受采访时讲得最多的词汇就是“幸运”和“学习”。“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于2002年启动,声学所作为‘蛟龙’号副总师单位,负责声学系统的研制。我2005年3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入所时,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80%。我很幸运,出了学校门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参加了如此重大的项目,在我参与的20%部分的研制工作中,我主要还是学习。”

  三十岁刚出头儿的杨波很是谦虚,不谈自己在水声通讯机研制中发挥的作用,而一再强调“学习”。其实,他是该项目的主任设计师,参加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硬件研制,编写、汇制了大量的设计报告和图纸。

  杨波学过无线电通信,到声学所工作可谓是专业对口。可是参加“蛟龙”号声学系统的设计研制对于他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他学的是无线电通信,但由于海水导电,无线电通信所用的电磁波在海水中衰减得很快,而声波在海水中可以传播很远,因此,“蛟龙”号声学系统采用的是水声通信技术,集相干水声通信、非相干水声通信、扩频水声通信、水声电话四种通信技术手段,使之能够在不同的水声环境下实现图像、文字、指令等数据的即时传输,从而使水下通信功能由“电话”升级为“QQ”。

  “不管是无线电通信还是水声通信,其原理和思路是相通的。”困难并没吓住杨波,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补充完善工作所需知识,向项目组的老师请教,在实际工作中钻研,努力在“无线电通信”与“水声通信”两者中进行着有效的“转换”,完成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水声通信非相干算法的软件,表现出了相当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高的业务水平。

  调试:独自担当

  2006年11月,“蛟龙”号声学系统完成研制,杨波作为带队负责人带三位同志和设备到无锡江阴的中船重工702所进行总装联调和水池试验。“那是我遇到困难最多、压力最大、成长也最快的阶段。”杨波说,在所里进行研制时,只考虑声学系统,只针对声纳,有理论作支撑,有项目负责人可依赖。可是出所时在杨波和项目组同志眼中已经相当完美了的系统,装到潜水器上却出现了“不适症状”,这是杨波始料不及的。刚开始,他每遇问题就往北京打电话“求助”,几次之后,项目的副总师、研究室主任朱敏鼓励他:“之所以派你带队去,就是认为你有能力。你要学会独自面对,尝试着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次通话促使杨波认真地进行了思考,更加清晰了自己肩负的职责,也增强了信心。怎样消除设备间的电磁干扰,如何解决联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杨波带领同志们不仅想办法改进自己的系统,同时,也全面熟悉了解潜水器的其他系统。

  总装联调完成,接下来就是水池实验。潜水器下到直径四五十米最深处达到十五米的碗形水池中,又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此时的杨波,已经很有经验和信心。为了更直接地发现问题更快地解决问题,他担起了潜航员的角色,进入载人舱,随潜水器下到水池,操纵声学系统进行信号传输。从2007年7月到2008年1月,他下潜了三四十次,有时一天最多下潜3次。

  “在你前期参与项目研制时,甚至承担总装调试任务时,还不知道作为科技人员的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潜航员吧?”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杨波说:“其实当时没有潜航员的概念。总装完成,潜水器开始水池试验,自然需要到潜水器载人舱内调试设备。”

  水池试验结束后进行海试,还是“自然需要到潜水器载人舱内调试设备”,杨波“顺理成章”地成了“潜航员”。

   

  海试:智勇双全

  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杨波参加了每一次新的深度的海试。海试是有一定危险的,由此,杨波被所里的同事们称为“潜水英雄”。

  “许多记者问我参加海试时是如何克服胆怯心理的。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惧。我们三位被别人称为“铁三角”的潜航员沟通得非常充分,彼此信任。对于我最刻骨铭心的倒是1000米海试时的晕船经历。”

  2009年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始1000米级海试,那是第一次出海。船从江阴出发,一出长江口,杨波就倒下了。他晕船,比任何人晕得都历害,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口服药,贴敷药,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无济于事,船行了7天,他连续躺了7天,每天的食粮是一包方便面、一瓶水。“每一秒都在煎熬,印象太深刻了。”杨波回忆说。

  考虑杨波的身体状况,第一次下潜并没派他去。“蛟龙”号脱离母船下到海里,由于盐分、湿度等的影响,又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母船的噪声,对声学系统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杨波坐不住了,找到总指挥,主动要求下去。第一次下去,杨波就吐了好几次。他克服着强烈的身体不适,记录着出现的问题,分析着导致的原因,研究着解决的办法。

  杨波参与的海试是从300米开始的,他发现着问题,解决着问题,等到1000米海试时,声学系统的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实现设计功能。

  但杨波和项目组并没就此停步。海试结束后,不仅针对抗噪声进行了改进,还将声学系统的几种功能集合在一起,以便于潜航员操作。2010年,在南海进行3000米级海试时,对此改进进行验证,声学系统技术状态稳定,只是一些细节尚需进行调整。及至7000米级海试,声学系统已经能够实时传输语音、文字和图片,其综合性能和功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从“蛟龙”号声学系统的研制,到总装联调,再到下潜海试,杨波参与了全过程。他担任的角色是双重的,一方面,他是科研人员,是研制和改进声学系统的“智者”,另一方面,为了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又当上了潜航员,是下到五洋捉鳖的“勇者”,无数次克服身体的强烈不适圆满地完成了下潜任务。2012年,杨波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五四青年奖章”,今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记者采访杨波时,他正忙着两件事:一是“十二五”863重大科技项目,以国产化为目标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将开展新一代的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的设计研制;二是 “蛟龙”号将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6月份将载部分科学家到南海进行海试,声学系统要完成高精度定位功能的验证,杨波正和项目组的同志一起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

  海阔船行,帆借风扬;水深涛涌,声随波传。杨波,这位年轻的声学科技工作者,必将随着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发展而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6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