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时事专题>芦山救灾:中国科学院在行动>媒体报道
【新华网】高分辨率观测助中国精确科学抗震救灾
发布时间:2013-04-28 来源:中国科学院 【字号:  

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后,中国全国上下再一次全心投入救灾。高分辨率遥感观测等科技手段,在科学合理救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地震造成一些地区交通和通信中断,成为孤岛,影响外界对受灾情况的判断和相应决策。如何尽快获取受灾信息,成为指导救灾工作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高分辨率遥感观测,是精确获取灾区数据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遥感地球所在本次地震后获取的遥感数据,通过共享给参与救灾的各个部门,并上传到网站上供社会免费使用,为精确判断灾情和救灾指导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本次地震发生后两小时内,该所派出一架航空遥感飞机,携带光学传感器从四川绵阳机场起飞,执行雅安地区地震灾情遥感监测任务,获取了分辨率为0.6米的第一批航空遥感数据,又连续飞行3架次,实现了对灾区的全面覆盖。

据介绍,0.6米的分辨率能清楚地辨识道路、车辆和帐篷等,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以及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通过比较地震前当地的遥感观测结果,科研人员能判断出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确定救援中需要准备的施工人员、机械等数量。

科研人员还能通过遥感影像数据中房屋的受损程度,大致判断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利用遥感数据和模型,科研人员能对地震烈度做出初步评估,对整体受灾情况能做出快速判断。

为了让航空遥感数据发挥更大作用,遥感地球所对获取的航空遥感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在地震发生24小时内,向投入抗震救灾的国务院应急办、中国地震局、民政部和交通运输部等机构共享,数据量超过5000GB。

据郭华东介绍,这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灾情遥感监测工作。经过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遥感地球所已经形成了一套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和分发模式。

“简要地说,就是搭载遥感仪器的飞机搜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共享和分发数据给相关救灾单位和公众,同时科研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出报告上报有关部门。”郭华东说。

郭华东说,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灾情,定位准确,每个点都带有坐标和经纬度,其次是速度快,震后9小时就实现了卫星数据共享,而大批量航空数据在地震后第二天凌晨就送达了北京。中国利用遥感技术减灾救灾也得到了世界同行们的称道。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