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三等奖
文章道德世人崇 连理并蒂在高峰
——跟踪采访葛庭燧院士何怡贞研究员20年纪实
发布时间:2018-11-01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建平 【字号:  

   

  照片一:葛庭燧院士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张建平的采访(彭徳建摄)

   

  照片二:在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与何怡贞研究员亲切交谈(阎庆摄)

   

  照片三:2001年5月25日,中科院固体所隆重举行葛庭燧院士铜像揭幕仪式(彭徳建摄)

  1978年10月,“全国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号角!1980年,合肥科学岛迎来了葛庭燧院士和何怡贞研究员两位科学家,他们奉调合肥分院,筹建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在《中国科学报》彭德建站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对葛庭燧院士、何怡贞研究员长达20年的跟踪采访,多次在《中国科学报》《人民日报》等媒体上进行了报道。其中,《走上世界领奖台》《谁云巾帼让须眉》获得了中科院“科星”新闻二等奖和安徽省“科技之光”一等奖。

  今天,站在葛庭燧院士的铜像前,我们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回忆那些采访葛先生和何先生的难忘岁月。

  葛庭燧院士的科学人生

  葛庭燧院士的人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葛庭燧于1941年留学美国,1943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博士学位。1947年,他和恩师甄纳教授共同创建了芝加哥金属研究所。恩师提出了关于内耗峰的假说,葛庭燧做出了最伟大的印证 —— 用他发明的“葛氏扭摆内耗仪”和发现的“葛氏内耗峰”,共同成为世界金属内耗领域的创始人。此后,他还参与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和远程军用雷达,获得了奖章和专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葛庭燧教授毅然偕夫人何怡贞博士和2个孩子第一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之前,他还转交了中共地下党写给科学家钱学森的信件,并又附上了自己写的一封信。钱老在祝贺葛庭燧80寿辰贺信上说,“我绝不会忘记,是您启示我早日从美归国,为新中国服务。”

  葛庭燧一生致力于金属物理领域的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先后参与创建了4个金属物理研究所。1个在美国,3个在中国:1950年参与创建了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2年在沈阳参与创建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1980年在合肥科学岛又创建了固体物理研究所和固体内耗国家开放实验室。他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立志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年轻一代,做出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世界金属内耗创始人美国的甄纳大师、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从事原子弹研制的程开甲院士等等,都与葛庭燧在事业上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和深厚的友情。

  1989年,第九届国际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葛庭燧荣获了这一领域的国际最高奖——甄纳奖。在回国50年之际的1999年,他终于走上世界领奖台,去美国接受了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梅尔奖,站上了世界金属内耗的巅峰。这也是1921年设立该奖以来,亚洲人首次获此殊荣。葛庭燧的名字被写进了物理学词典,《英德法俄汉物理学词典》中只有2位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词条:一条是“葛庭燧扭摆”,一条是“黄昆散射”。

  难忘的1955年

  1993年,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要出专版进行纪念。我来到葛庭燧院士办公室,听他讲述了自己参加新中国第一个科技代表团出访日本后,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故事。

  为打开科学交往的大门,1955年11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我国第一个出访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访日科学代表团”成立,郭沫若任团长。代表团去了东京、大阪等十几个城市,参观了重要的研究所和著名大学,被日本科技界称为是“划时代的事件”。完成使命回国后,毛主席在杭州接见了代表团。郭沫若向毛主席介绍葛庭燧是团里最年轻的一位、在东京大学作报告深受欢迎时,主席说,“好嘛,要培养年轻人嘛!”毛主席和大家共进晚餐,还劝大家多吃菜多饮酒。葛庭燧就坐在毛主席身边,他向主席敬酒、再敬酒,也表达不尽内心的崇敬之情。在饭后的畅谈中,主席问,你是哪里人?当知道他是山东蓬莱人时,主席笑着说,“你们那里出了个吴大帅(吴佩孚)呀”,葛庭燧回答,他是“二七”大罢工的罪魁祸首时,毛主席连连点头说,“好啊,要学点革命历史啊”。

  从那以后,葛庭燧更加努力地工作,在他66岁时,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几番风雨又重逢

  1988年 9月29日,葛庭燧院士奉命踏上了前苏联的国土,为中苏关系第二次握手进行了“破冰式”的科研访问。采访文章很快见报。

  重访莫斯科,葛庭燧受到了苏联科技界热烈的欢迎。他应邀作了“用内耗方法研究高温超导材料中的磁通钉扎”和“毫微晶材料”的学术报告,莫斯科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几乎都来了。其中,一位年近70的老教授一直在门口等着,葛庭燧一走上台阶,他就迎上前问道,“葛教授,您还认识我吗?”原来,1956年葛庭燧第一次到苏联访问时,他就听过葛老的学术演讲。二战中,他腰部受过重伤,不能久坐,这次他来了,并一直坚持听完。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没有机会了解苏联在固体物理领域的工作,这次看到了他们的科研进展。苏联科学家已送了23篇论文参加由葛庭燧和固体所主持的北京第九届国际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居参加会议国家第三位。

  访问期间,恰逢中国国庆,苏联电视台播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当三位教授宴请葛庭燧时,其中一位索伊费尔教授说,去年5月他来过合肥,清晨看到不少人在河边读书、练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接着说,这么多人都在干事,中国怎么会不成功呢?正是改革开放,才重新打通了中苏科学家交流的渠道,我们希望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谁云巾帼让须眉

  1995年,为迎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媒体正在寻找这样的新闻人物 —— 85岁,知识女性,至今还工作在第一线。和煦的春风中,镜头跟上了一位华发矍铄的老人,她就是享誉中国科技界“何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德高望重的何怡贞研究员。

  何怡贞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父亲何澄是孙中山同盟会会员,投身于辛亥革命。外祖母和母亲都以务实爱国为家教,孩子不分男女,皆鼓励出国留学,学成报效国家。何怡贞19岁飘洋过海去美国留学,1937年,在密歇根大学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在稀土元素的原子光谱研究中,钇的光谱线从可见光到紫外线就是她最早标定发表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回到了祖国,在燕京大学教书,与葛庭燧结为伉俪。1941年,他们同赴美国从事科学研究,生育了一双儿女,过着紧张而又充实的生活。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大洋彼岸,他们辗转万里第一批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用满腔的赤子之情报效年轻的共和国。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她已是桃李满天下。她最得意的五位学生“五条光谱线”分别从上海、沈阳、南京来向恩师祝贺80华诞的时候,她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欣慰。

  在沈阳开拓金属物理的处女地时,她把丰富的光谱知识应用于当时钢铁工业急需的合金钢与炉渣的分析,填补了光谱分析的空白。在合肥科学岛,她领导的研究室在国际上首先测定了金属玻璃与晶化有关的内耗峰和晶化的内耗行为,并发现了与金属玻璃转变相关的新型内耗峰。她与合作者的一系列出色成果,于1988年荣获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何怡贞选集》的扉页上,中科院钱临照院士赠诗一首:“光谱晶体非晶态,驰骋期间六十载。建功立业在邦国,谁云巾帼让须眉”,就是对这位女科学家的由衷赞美!

  葛庭燧院士、何怡贞研究员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和无尽的思念。

  今天,手捧与两位科学家的合影,那音容笑貌是多么的慈祥善良,我忽然明白了,明白了他们高贵的心:对祖国至诚至深的爱,对人生大彻大悟的真。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页面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