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二等奖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发布时间:2018-11-02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薛承林 【字号:  

 

  我有许多广州地化所建所初期的照片,它们记录着一段艰苦的历程。现在,我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自始至终居住在院墙内,目睹着研究所日新月异的变化,心里充满了喜悦与骄傲。可以说,研究所发展到现在,是与我们这一代人的付出分不开的。

  1986年夏天,中科院地化所调我到广州接手基建工作,目标在1989年9月,首批搬迁到广州的科研人员有房住,有条件做实验。当时,广州地质新技术所(称为分部)归属贵阳的地化所(称为本部)领导,所内只有一幢四层单元式的黄楼和一幢四层有外走郞的灰楼,另有两排红色砖瓦平房(照片1)。计划建设的宿舍楼、实验楼均未破土动工,就连动工前的相关手续均未办结,基建任务可以说非常重,此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

  一、缺资金、缺水、缺电

  上世纪80~90年代是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型转向市场型的过渡期,广州处于改革开放前沿,正是经济大发展时期。资金、水、电成为基建中遇到的最基础也是最大的问题。

  基建项目开支较多,光靠中科院的拨款远远不够,中科院领导表示:“只要不违法乱纪,先完成任务,后期一定将经费补上”。我们采用拨点、欠点、借点、挪点的方式运转基建任务,为了减少中间价,连电灯泡、电线,以及用到的其它材料均自己购买,比如木料,是基建办的刘恒同志到贵州省林场采购并押运回所,再直接找人制作与安装的。基建办想尽一切办法,坚持用国家分配的钢材、水泥等物资。建成竣工的7000多平米的实验楼和10000多平米的宿舍楼,水池和配电设备,总共核算下来花费1280多万元,其中,四层研究生楼(四层带厕所的单间)只耗费28万元建成。工程项目验收时,验收人员发现,水泥、钢材、木材、水电、挖土方、灯具、外面的水洗石、地面的水磨石……,分别花了多少钱,都一一在账,这令他们感到惊奇与敬佩!

  当时施工用水是从低洼处挖井,经水泵抽提的,过一段时间就得有人下井清理泥污,否则就抽不上水,在抽出的水里,经常能看到游动的红色小虫,这样的水既不符合实验要求,更加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当时,自来水公司提出花20万元,从黄埔大道接自来水管到研究所的方案,中科院立即下拨专项用款,但由于研究所地势较高,高出水管水平高度30余米,自来水难以输送到宿舍楼和实验楼内,为解决该问题,两项工程随即施工:一是于现在的科研综合楼下挖建储水池(照片2);二是于现在的半山雍景苑上建水塔(照片3)。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研究所的人终于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此外,当时广州用电非常紧张,白天“开三停四”,就是一个星期三天有电,四天无电。这导致科研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必须尽快申请双回路供电。我们向来访的广州电视台记者讲述了这一困难,为此,该记者第二天就到当地供电局进行了采访,题目大致内容为:改革开放中你们怎么为科研服务的?事后不久,一档《供电局为科研开绿灯》的栏目在电视台播出了。供电局潘局长将我们早已递交上的关于申请双回路供电的报告批给了赵总工程师,赵工率队来研究所负责安装与调试(照片4,5)。基建办的同志充分发挥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全体出动拉外线(照片6),该线总长约3公里。在大家的辛勤付出下,不到一个月就开通了双回路供电!

  基建办的同志经过三年的齐心协力,苦干加巧干,终于在1989年9月完成了有机楼与矿物楼,6幢宿舍楼,通水、通电、通路的重大工程,为科研人员按时搬迁到广州分部提供了生活与工作的基本条件,实现了最初的诺言。

  二、多蚊子、老鼠、蛇

  广州地质新技术所(分部)位于白石岗,地处广州东部,原是广州农业大学的禽兽实验基地,曾有养兔场,养猪场,奶牛场,是一个蚊子多、老鼠多、蛇多,而且交通极为闭塞的地方。

  贵州的十大怪中有一怪是三个蚊子炒一盘菜,而广州的小咬(很小的蚊子),虽肉眼难见但咬起人来十分厉害,晚上没有蚊帐根本无法入睡。建筑用的脚手架,是用长竹捆扎的,施工的时候,工人站在竹架上摇晃一下,就有许多老鼠跑出来四处逃窜。在矿物楼和有机楼竣工,迁移卷扬机时,掀开卷扬机基座下的草垫,见有5条约30厘米长的小蛇,此外,在公厕等一些建筑的木梁上,时常可以看到攀附着足足有一米左右的蛇。

  蚊子多,老鼠多,蛇多的客观条件,对于我们这些刚来这里工作的人,不能不说是一种生活的考验。

  三、上路难

  那时,既没有广园快速路,也没有华南立交桥,过铁路成了一件非常头疼的事,算下来每趟至少要等四十分钟,而且经常会遇上铁路系统一些不明原因,这一等就得几个小时。

  经过多届领导和研究所人的共同努力,今日的广州地化学所园区绿树成荫,楼房林立,坐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一大批科研骨干人才和科研团队,承担着重大科研任务。每年,从这走出去的研究生,数以百计,我们这代人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他们中的一些人,定将成为国家栋梁和精英,同时,也祝愿广州地化所的明天愈加美好!

  作者介绍:

  薛承林,男,82岁,1997年从广州地化所纪检办退休。1961年水泥专科学校大专毕业,曾任该校老师,参加3号窑设计,江南水泥厂供销科计划员,1972年调入中科院地化所(贵阳)谢鸿森研究员主持的地幔矿物学课题组,建立两个超高温高压实验室,荣获1992年贵州省科技一等奖,是获奖主要成员之一,1993年评审为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1986-1989地新所分部基建办,1989(8月)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纪检办,直至退休,正处级,1996年享受科学院特殊津贴。最大优点是服从需要,干一行爱一行。

  联系电话:020-85290980。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