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一等奖
难忘的中国日全食多学科综合科考在云南完成
老照片后的故事——科学的春天到来后的1980年2月16日
发布时间:2018-11-01 来源:云南天文台 吴铭蟾 【字号:  

  日全食是一种壮丽而罕见的天象,也是太阳物理、日地关系、地球学科等多学科综合观测研究的大好机会。

  在科学春天到来之后,1980年2月16日发生日全食,全食带从云南西南边境入境经昆明至贵阳附近结束,全食带在国内长1100千米,宽约100千米。云南天文台正好在全食带内,而且正值太阳活动第21周的活动高峰期,科考价值更高。中科院决定组织多学科综合科考。全国相关的科研机构、大学和科技人员个人都踊跃提出科考项目,热情参与。这次日全食综合科考参加单位23个,科技人员300多人,共31个项目。

  观测日全食最佳地带是在云南省德宏州。为保证稳妥布点,由中科院领队,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共9人组成选址队,云南天文台派出一辆载质量4000kg的解放牌汽车和一名司机赴德宏州的首府潞西(芒市)和瑞丽县境内进行气象、地形(西方地平线平坦无障碍物)、道路(能通行运设备的卡车)、供电、后勤供应等诸多条件历时21天的实地勘查和调研。

  我有幸参加选址队并执笔撰写选址报告。选址结果确定瑞丽县的营盘山作为主观测点,潞西为辅助观测点,而昆明凤凰山以射电观测为重点。

  中科院成立的总指挥部设在云南天文台,部署、调度和检查各阶段工作的进度。1979年10月开始工作。云南天文台派出基建、后勤队和车队赴潞西和瑞丽多个观测点安排修路、架设供电线路、平整场地,建造多座简易观测室和生活设施。与此同时,大批观测人员随同仪器设备从全国各地陆续抵达昆明再转运到各观测点。观测人员抓紧时间安装调试,试运行。1980年1月指挥部布置了三次观测演练。

  2月16日,潞西和瑞丽下午天气放晴,初亏17h27m,日甚18h32m,食延1分40秒,食分1.03,地平高度10°49′。生光后不久便日落,两地各项观测都成功(仅有一项操作失误)。云南天文台的光学和射电观测从初亏到18点都成功,后来受云的影响射电和太阳色球仍在观测,但观测资料受影响,无缘目暏全食。但是我的家人在昆明高楼上却看到了全食景象。

  2月16日,恰逢春节大年初一,中科院邀请北京天文馆制作了日全食科普海报,派出科普宣传队到全食带深入边远山寨作宣传,并指导当地群众观看日全食。云南省政府也早对全省范围内的日全食科普作了部署,由云南天文台提供有关日全食的全部科学资讯以及宣传材料,由省市报刊、电台、电视台发布。省教育厅、省科协、团省委联合通知各地州(市)县“在中小学开展日全食科普知识教育”。就在日全食当天,省电视台作了“日全食专题直播”。次日,《云南日报》在头版报道“科学工作者和我省各族群众喜观日全食”。接着,《参考消息》刊登法新社电讯“昆明群众16日观看日全食增添春节欢乐气氛”。据新闻报道“由于对日全食的科普安排得早,宣传面广,广大群众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消除了对日全食的迷信和恐惧,收效显著,保持了社会的安定”。

  这次日全食,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曾在凤凰山天文研究所任所长,同年赴甘肃临洮成功观测日全食的紫金山天文台前台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78岁高龄的张钰哲先生偕夫人专程从南京来到昆明凤凰山旧地重游观看日全食。这一直被传为天文佳话。

  同年11月,中科院在北京召开观测成果和初步研究结果报告交流会,60多位代表到会。会后出版的文集收录了报告和论文29篇。张钰哲先生以“钟山老叟”之名为文集题诗一首。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页面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