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一等奖
奋战抚仙湖
——“声全息水下成像”自然水域实验的回忆
发布时间:2018-11-01 来源: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张德俊 【字号:  

  抚仙湖,这颗镶嵌在云南澄江的高原明珠,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誉为“颠山惟多土”,“ 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湖水晶莹剔透、深澈见底、泛舟湖上,宛如进入仙境,使人留恋忘返。然而,更为诱人的是:该湖水域浩瀚,深达160米,相当于中海深度;且“750试验场”在此建有完善的水声实验设施,是进行自然水域远距离水下探测与成像的绝佳场所。我们,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声全息水下成像课题组”,肩负着“验证方阵声全息在水下观察目标(鱼雷、水雷、特别是沉底雷)的能力,为科学评价其水下应用提供依据”的重任,满怀信心地携带自行研制的“方阵声全息水下成像系统”,于1983年4月10日,来到了抚仙湖畔。

  面对抚仙湖,我们心潮澎湃。想起1965年,声全息在国际上刚刚问世。由于声波可在水中远传,又运用全息的波前重建原理而具有成像功能,这就为水下观察物体提供了“可视化”的声学新技术。可望解决多年未攻克的水下目标观察难题,因而被寄予厚望。我们,在1974——1978年调研和线阵扫描成像的基础上,于1978年,率先获得国家支持,列为院重大项目。乘着“全国科学大会”的春风,扬帆起航,进入了决定声全息命运的关键阶段。

  环顾当时国外进展,美、日两国世界领先。他们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研制了小型接收孔径的“声全息方阵水下成像系统”。但他们实际观察目标的距离,只有4米左右,不具应用价值。而我们研制了接收孔径最大(76厘米),阵元数最多(64×64)的方阵系统。这首先在物理性能上,保证成像具有高分辨率、宽视野角;其次,专门研制了可任意布放的“多声源发射阵”,为克服目标的“镜反射”局限性创造条件;再有,我们避开尚不成熟的计算机重建图像,而采用电视录像、实时记录全息图、然后通过电影回放和激光重建,同样获得动态目标图像的效果。总之,系统总体设计、制作,一切围绕能在有应用价值的远距离,观测自然水域中,真实目标的声学图像。

  凡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可以想象,在研制工作中,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付出了何等代价。仅从方阵的阵元数64×64=4096,就可知道,这是一个拥有“四千零九十六路”的庞大而复杂的多路信道系统。每一通道,前端是阵元—压电换能器,接着是集成电路放大器与相位比较器,然后输入控制与显示电路。而保证众多阵元的均匀性及通道电路的一致性,是全息成像的独特要求。我室材料组负责所有阵元和发射声源的烧制、成型和极化;而由声学组逐一测量、筛选,依性能排列、装制成阵面,并达到均匀性要求;电路组承担了全部电路的精心设计,集成线路板的焊接、调整,保证了通道电路的一致性,还装调了单声源及多声源切换电路;为保证阵元与通道电路的阵盒内焊接质量,我们特请“武汉市电子仪器厂”派优秀工人师傅,前来参战;所工厂承担了方阵系统及现场试验的全部加工。经各方共同努力,协同作战。终于按计划圆满完成研制任务。

  

(64×64)方阵实物照片          (64×64)方阵系统的研制人员合影

  抚仙湖的战斗,可分为设备装船与湖上实验两个阶段。由于我们没有船上工作经验,只有“干字当头,边干边学”。不片面追求进度,讲究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约花十天时间,终于用所工厂预制的“龙门吊”,将一吨重的方阵固定在“U”形船的缺口处。方阵周围、船的外沿共布放了12个发射换能器。发射机与多路切换电路,以及控制台、显示器及照相、录像等设备,分别安置于船左、右舷舱室。750试验场提供了“试验雷”——其中一枚是真实外形的水雷(长3.5米,直径0.5米),保证了实验进行。

       

方阵系统在U船布置示意图         设备装U船后的照片(缺口处装一挡浪板)

  湖上实验经历了如下三个步骤:

  (一)船靠岸边的探雷实验:将船停泊在码头附近的湖中,试验雷水平吊于船下12米深处。然后,用多源照射目标,将方阵对每一声源的反射全息图相叠加,重建获得了较单源更为完整的声像。这在成像方法上是一创新。

         

“试验雷”——水雷照片            水雷(12米深)的多源成像

  (二)将船开向抚仙湖內,在选定点处抛锚停泊,进行远距离探雷试验。第一天,完成U船供电下系统调整及不同深度下雷体试吊。为保证安全和次日精力充沛,我们夜间不工作,利用软绳乘小船离开。不想,第二天一早,大家一看就惊呆了。原来湖上起了风浪,U船漂移100多米。大家赶快乘小船到U船边,不料风浪大,“回头浪”更大,多次登船都未成功。后来,身体好的组员和工人师傅先靠软绳登上了船,再帮我们陆续上船。在以后的5天里,大家重新将船复位、抛多锚固定。将雷体吊至不同深度,观测屏幕上的全息图,拍照冲洗底片,然后激光重建出雷体的声像。先后获得20米、30米、40米、50米及60米的图像。60米时雷体已触湖底,成了真正的“沉底雷”。表明,方阵声全息对有湖底背景干扰的沉底目标,同样可以成像。而60米远距离的成像结果,国外从未报道,是一项突破性的进展。

60米深处沉底水雷的声像

  正当大家怀着喜悦心情迎战第三步骤时,我所党委书记白弋,副所长、研究员韦宝锷,亲临现场来看望大家并指导工作。这进一步鼓舞了大家斗志,决心咬紧牙关、团结奋战、打好这关键的最后一战。

  (三)船载方阵搜索沉底雷的实验:为确定声全息方阵搜索沉底雷的能力,最后,将试验雷抛掷投放于21米深的湖底,以U形船在其上方巡游通过探测沉雷。这是整个实验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演示,也是最困难的一项。由于风浪、水流的影响,U形船无法在抛雷区停留,只能沿一条大致相近的环形航线通过搜索区。为此,大家各自坚守岗位、全神贯注、不怕疲劳、团结奋战,坚持了一整天。共巡游13圈,其中有3次发现目标。即从【第1,6,10次】变化多端的屏幕上明显观察到了雷体的全息图。实验证明:自然水域探雷不但可行,而且具有相当的探测几率(约23%),这正是大家所期望的。

         

U船搜索抛掷雷的巡游路线示意图    抛掷雷(沉于21米湖底)的声像

  功夫不负有心人,抚仙湖实验取得了全胜。领导和实验人员在现场合影留下这难忘的时刻。时间真快,如今,35年又过去了。照片上的人有的已不在世,但活着的人每当想起那时的情景,荡漾在心头的便是那首“藏头诗”:

  声震抚仙战舰飞,

  全速航进探沉雷,

  息平湖水千重浪,

  好庆功成载誉归。

所党委书记白弋,副所长研究员韦宝锷及室领导在现场与实验人员合影留念

  (张德俊供稿2018年7月10日)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页面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