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解放日报】大学应成为创新的土壤
发布时间:2012-11-09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张杰代表

清早,迎着阳光和上海团的其他代表们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准备进入会场,仔细调正胸口红色的代表证,想起《论语》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份责任和理想,是全体党员赋予我们的最高使命。

听完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我很激动、很振奋。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大学的支撑,反之亦然,两者相辅相成。对大学建设的重视,绝不仅仅根源于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是肇始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历史性需要。中国当前的转型发展为高等教育、为大学的成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大学也必将在这一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我看来,大学应该在新一轮的科学发展中有所作为,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源泉,形成卓越的人才成长体系、创新发展体系和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取决于发展模式的转型,而发展模式转型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创新型人才。大学承担着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对一流创新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使创新型人才大批涌现,需要中国的大学具备高水平的培养能力,培养出引领未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一流创新人才。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大学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假如一个社会没有了大学,那就失去了人才荟萃的创新基地,缺少了创新追求的载体。卓越的创新发展体系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创新要素的输出和创新生产力的转化,并带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不仅仅是大学的追求和灵魂所在,更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创新的命脉所在。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社会创新的基地,应该主动担当起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繁荣的重任,在传承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民族需要和具备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在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大学应成为一片创新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上,大师云集、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与人文思想交相辉映,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