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苑先锋
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姜景山:
姜景山: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发布时间:2012-10-17 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巧玲 周瑶 【字号:  

姜景山

“我们的时代责任,是以科学技术为人类、为国家服务。”近日,在《中国科学报》记者来到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姜景山办公室时,姜景山正在准备一份特殊的报告,这句话是报告的开篇语。

“今年正好是我从事科研工作50周年,我想给研究室的年轻人讲讲我的工作经历和中国微波遥感事业的发展历程,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姜景山说。

姜景山被誉为我国微波遥感第一人,记者采访中得知,他的科研生涯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业一同开始。

1962年留苏毕业时,姜景山婉拒老师的挽留,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卫星事业。为减轻国家负担,他还提出自费回国,并把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全部上缴国家。

回国后,姜景山如愿进入了由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任副组长的中科院“581”组(亦称“地球物理所二部”),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究队伍中的成员。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开展卫星研究。因为时值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民经济遭遇困境,所以,中央调整了卫星计划,转为开展探空火箭的研制工作。“这叫‘以火箭探空练兵’。”姜景山介绍。

时任研究室主任的秦馨菱对姜景山说,由于美苏都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所以要想发射卫星,必须自主研制,中国急需培养卫星研制的人才。因此,“以火箭探空练兵”实际是要为今后的卫星研制工作培养人才队伍。姜景山被任命为探空火箭遥测、雷达定位组组长,负责二次雷达应答器的研制。

当时,探空火箭的发射基地在安徽广德誓节渡。“基地周围都是山,条件非常艰苦,蚊虫叮咬,大多数人到了那里都患了疟疾。”姜景山回忆说,他们每年春、冬季都要去一次基地,每次待上三个月。由于负责火箭发射的是位于上海的中科院机电设计院,他们必须先坐车到无锡运火箭头,然后再从无锡坐两天的大卡车到达基地。

“当时都没有马路,到处是土路,等到基地的时候,满脸都是尘土,只能看见两只眼睛。”姜景山笑着说。尽管如此,他们这群年轻人并没有觉得条件有多艰苦,“大家觉得挺好,都挺乐观的”。

最终,“以火箭探空练兵”为我国卫星的研制打下了工程技术基础,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空间探测人才。

1965年,在钱学森、赵九章等人的建议下,中央恢复了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姜景山带领团队开始正式投入到卫星研制工作。这支卫星电子队伍主要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应答器及单频超短波多普勒测速定轨仪的研制。

然而,研制过程并不顺利。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有留苏经历的姜景山受到影响,致使北京的研究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我半夜起来,‘逃’到了成都。”姜景山回忆说,后来在与成都十所(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合作后,才继续开展了研制工作。

1968年,由于体制调整,“581”组多人被调整至七机部五院。1969年,为支持三线建设,姜景山所在研究所又迁往西安,所以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后续研制工作及东风一号、实践一号、实践二号的相关研制任务都是在西安完成的。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姜景山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4月24日”这个令中国人都引以为豪的日子。

“科研人员在‘三线’艰苦奋斗,献了青春,献了子女,换来了中国卫星事业成功的喜悦。”姜景山说。

1979年,随着“科学的春天”重回大地,姜景山随研究所返京,但由于卫星研制体制整体发生调整,他经过调研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微波遥感领域,并大胆开启了中国微波遥感的研究工作。

如今,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部已成为我国微波遥感探测技术的主要研究基地,使我国正向着航天遥感大国方向迈进。

回想起50年来他们这支团队的奋斗经验,已是年逾古稀的姜景山倍感欣慰地说:“半个多世纪我们没有‘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是‘踏实肯干,勇于探索’。”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2-10-17 A1 要闻)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