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解读&评论
科教兴国:用实力擎起现代中国
发布时间:2012-11-06 来源:光明日报 靳晓燕 齐芳 邓晖 【字号:  

这是一个与危机赛跑的时代。

愈是沟壑不平,愈见道路的重要;愈是层峦叠障,愈见意志的坚强。

10年,置身于以“软实力”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中,科技、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悄然勾勒出现代化中国的轮廓;

10年,转型之态已经显现:是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大步跨越,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中国创造”的奋起直追;

前行,一如当年。

2003年11月7日,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特别是科技发展方面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012年9月18日,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二十三届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将秉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强,则中国强;教育兴,则中国兴。科教兴国,这是栉风沐雨九十余载的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最深切的记取,这是迈向强国之路的引路人对世界形势的理性判断。

(一)

世纪之交,阵痛与欣喜相伴。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人类经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历史性跨越。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

中国,快速增长举世瞩目,但浪潮之下,暗流涌动——

上世纪末,中国的文盲、半文盲还有1.45亿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适龄人口的7%左右,与中等发展中国家20%和新兴工业国40%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国民受教育总体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不高,让我们难以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模式的泥潭。

环顾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力度,实施产业升级和换代,抢占人才和科技的制高点。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教育为基础的人才竞争。

在新一轮竞争中,中国要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仍然要坚定地走科教兴国之路,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牢固基础之上,这是丝毫不能动摇的基本国策。

国家战略,引领未来。

——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同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010年7月,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确立的二十字方针明确了未来十年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12年7月,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吹响了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号角。

这是历史前行的足音。紧盯发展目标,中国的科技教育发展开始了新一轮跨越。

(二)

科教兴国,既要高瞻远瞩,也要从实际出发。

总有这样的数字让我们难以平静。

比如核心技术。我们的手机出口量占全球近八成,却换不来1%的利润——这是不拥有关键技术的苦果。

比如自主品牌。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

没有科技的支撑、没有人才的储备,再炫目的发展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中国的科技必须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2005年,我国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组织开展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建设,通过培育“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带动更多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创新之路面临重重考验。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有国际竞争力。在视察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温家宝总理曾这样感慨:“无论多么严峻的形势,无论多么激烈的竞争,都挡不住创新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只有创新,才能抓住机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截至2011年,我国认定了356家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涉及制药、环保、制造等多个领域。如今,很多企业都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2009年,我国195家创新型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9.8%,发明专利授权量占8.6%,国际专利申请占33.9%。创新企业云集的高新技术区,也成了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002年到2011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保持了年均45%的增长速度。

跨越、创新,一切的根本,是人才。

2003年9月19日,全国农村教育会议。“三件小事”让温家宝总理挂心不已:吕梁山区一所小学在简陋的窑洞里上课的情形;甘肃靖远一位双目失明的农妇希望孩子能上学的哭求;陕西秦岭水灾后佛坪县唯一幸存的学校里孩子们读书的身影。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十七大报告首次将优先发展教育列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国家责任,政府担当,责无旁贷。

十年间,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从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到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改革引领着教育向人民满意的目标稳健前行——

不断深化的改革,使高考不再是“命悬一线”的拼争。“独木桥”变身“立交桥”,多元选才、多元录取让“学为考”变成了“考为选”,“一卷试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口子被撕开;

分数不再是衡量一切的标尺。在潍坊,“新中考”彻底推翻了延续几十年的分数评价。实行等级评价,一分两分的差异没有了,无限度追逐分数的恶性循环也自然消失了。谁还会去搞题海战术、机械训练?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信、更多的空间,特长培养、个性化发展才有可能;

攻克国际数学难题,22岁,还在中南大学就读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学校为杰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平台,给予经费资助和生活保障,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帮助有才华的青年人实现梦想。刘路成为学校这一改革思路的第一个受惠者。

还有一些改革,注定将影响未来——

2006年至2010年,国家财政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在全国城乡建立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这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形成了高等教育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发展格局,这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公办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办学自主权全面依法落实,这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以政府投入为主,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教育投入体制悄然变革。

教育公平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职业教育的拓展、高等教育的普及、课程改革的进行、自主招生的试行,教学科研的变革……形容教育发展的词从不冗长,却字字深入人心;历来平实,却处处激荡热情——“4%目标”切实体现“把教育优先发展落在实处”;校车安全快速立法凸显民本情怀,教育规划纲要问计于民回应群众关切;“异地高考”为教育公平制定“时间表”……

2010年7月,伴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三个月后,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被分解为190项,由60个部门承担。

此后一年,100多个文件相继出台,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

遇到过挫折,经历过阵痛,艰难地突围,十年间,科教体制改革迎难而上,开拓前行,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跃。

(三)

欣喜,伴随着成果扑面而来。

这十年,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具雏形。

今天,全国研发经费已达8610亿元,跃居世界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华为、中兴、航天科技、航天科工、比亚迪、联想、中芯国际……快速成长为“中国创造”的排头兵。

今天,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创造97公里量子传输新纪录,提出全球气候变化新观点,建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公益数据库和标准……国立科研机构用一项项成果垒砌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国际论文发表量升至世界第二,总被引用次数从2002年的世界第十九,上升到第七。

今天,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02年1.56万件增至2011年的17.2万件,位居世界第三。创新过程已从过去简单的线性模式逐步演变成一种复杂的系统或网络:研究院所分类改革,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融入市场,很多成为“科技明星企业”;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支行、科技担保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科技金融集团公司等一批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机构蓬勃发展。

今天,超过4000万人的科技人力资源组成了数量居世界首位的创新大军。数以百万计的个体的命运因为国家前途的牵引相互叠加,共同书写民族腾飞的华美篇章。

“中国的科技实力显示了惊人的上升速度,并且给人不会停止的感觉。”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的佐治亚理工学院一份关于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报告这样指出。

惊人的背后,是现代化实验室里,彻夜长明的灯光,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奉献。师昌绪,年过九旬的材料大师,中国科技奖得主,忙碌身影至今奉献不止;“天河”超算创新团队,30—45岁的年轻人,澎湃激情迸发超人的智慧;美国普利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终身教授施一公,放弃海外的功成名就,满怀报效祖国的殷切情怀。

天宫聚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科考两极;十年探地,数字地球……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仰望广袤的宇宙,放眼浩瀚的海洋,俯瞰深厚的大地,用骄人的成绩让世界瞩目。

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更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惊人”成就的可持续性。

这十年,免费、公平成为义务教育的代名词,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享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三级跳”让义务教育从此名副其实,改写着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转变:2006年,国家对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2007年春,1.5亿名学生受益于“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惠民政策;2008年秋,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覆盖全国城乡1.6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这十年,从屈指可数到稳居“半壁江山”,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坚实臂膀。

这十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2.4年,均超世界平均水平,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数达到8200万。

新的教育观,已经从理念转化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对孩子的期望,既不是富商巨贾,也不是高管白领,最大的心愿是让她健康快乐成长为‘他自己’。”

一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要彻底摒弃‘满堂灌’的教育,把情景教学、体验教学融入课堂,让孩子学会快乐学习。”

当教育影响人、激发人、培养人的内涵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兴国路的驱力也就愈发强劲。“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优势一旦发挥出来,将是任何力量也比不了的。

这正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支撑!这更是中国未来腾飞的积蓄!

时间将证明一切。

科教兴国,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画面正在绘就。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2-11-06 01版)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