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媒体报道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技术“国家智库”的十个“首次”
发布时间:2015-0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素 【字号: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中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咨询机构,自1955年6月1日成立以来便与中国科学事业发展息息相关。回顾一甲子的十个“首次”,此间专家表示,学部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首提中国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在学部成立大会上,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提出建议。此后,全体学部委员均参与编制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由此实现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突破。

  “科技规划确定后,新中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比如1958年我们研制出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子计算机。”原中科院科技政策局局长吴明瑜对记者回忆说,“百年科技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巨变,新中国科技已经初步转上了全面现代化的道路。”

  ——首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高技术研究——1986年3月,王大珩等学部委员提出建议,国务院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专家介绍,在2001年春举办的国家9863计划成果展览会上,7个领域的17个主题都取得了优异成果,充分说明该计划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设中国院士制度——1984年,明确学部委员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1994年,“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修订稿通过。

  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王启明强调,赋有终身荣誉的“院士”称号不光是对已经作出的贡献和能力水平的评价,还要求院士出色地践行义务和责任,“带领团队,在从事的科技领域中想大事、干大事”。

  ——首提院士科学道德自律——2011年学部制订了《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这是首部规范院士自身行为的正式文件。最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除在遴选渠道、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更对院士的科学道德提出要求。

  ——首批工程院院士——在学部数次倡议之下,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30位中科院院士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批外籍院士——1994年举行的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了首批14名中科院外籍院士。截至目前,中科院外籍院士达到70位。

  外籍院士是指“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每两年选举一次。2014年,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戴维·格罗斯颁发中科院外籍院士证书,他呼吁中外科学家能够携起手来,为中国和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首个博士学位——1982年,学部授予了新中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马中骐,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

  马中骐曾在受访时坦言,历史的偶然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个博士”,而真正的意义在于“国家恢复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

  ——首设院士报告会——从1996年的“百名院士百场科技系列报告会”,到2002年启动、累计举办千余场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或是2011年启动的“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学部作为学术领导中心,播撒科学种子。

  ——首届中国科学院奖金——1956年由学部评选产生,这次奖金后来被追认为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金。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郭金海介绍了评奖过程的花絮,比如为钱学森等新归国的留学生进行补评。最终,钱学森、华罗庚和吴文俊一起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一等奖,获奖金1万元(人民币,下同),开创新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先河。

  ——首创中国科学基金制度——1982年,基于89位学部委员的联名建议,中科院科学基金正式设立,面向全国资助基础性研究工作。直至198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部在4年间共资助4400多个课题、总金额1.72亿元。

  当前,中科院学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合作。白春礼对此提出,要切实引领中国的学科建设符合科学前瞻性和系统性等要求,勇于担负起复兴中华民族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