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书画摄征集>征文
“赛先生”在中国:百年回眸与前瞻
发布时间:2019-10-22 来源: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程方升 【字号:  

  近日,笔者研读了学术界五四研究力作、党史学者张德旺教授所著《道路与选择》(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版,天地出版社出版,20195月第1版)一书。该书以“作为现代中国历史起点的”视角来分析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影响与作用。书中谈到,今天中国的科学事业欣欣向荣,中国已经取得了从“两弹一星”到现在“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等一系列重大成就。但是,很多重要科技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反映中国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比世界第一梯队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很多差距。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中国人民特别是科技知识分子进行长期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同时指出,全面提升全民族科学文明素质,完成鲁迅倾一生心血研究的“改造国民性”的任务,则是一个比“两弹一星”和“重大工程”更巨大、更艰难、需要更长时间的历史课题。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并触发了百年再谈“赛先生”。 

  百年前对“赛先生”的呼唤 

  在清朝末年,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就被有识之士所提倡。而五四运动则进一步引燃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火炬。19191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喊出的“赛先生”和“德先生”,成为五四运动的旗帜。其指出:“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西洋人)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赛先生”冲击了数千年的封建文化统治、破除了教条与迷信的束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青年人对科学的向往。五四运动不仅带来了思想革命和观念革命,更带来了中国的科学革命,对中国科学精神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回顾100年前对“赛先生”的呼唤,到如今在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突破,诠释了科学这条路没有终点,只有方向。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深刻领悟中国科学进步百折不挠的源动力。 

  从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 

  科学发展跟国家盛衰贫弱有密切关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仁人志士矢志不渝,前赴后继,从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走过了一条充满艰辛与屈辱、奋斗与辉煌的历程。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启蒙。1915年创立的中国科学社为中国科学的体制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同年,在上海首发刊行的《科学》杂志,开启了中国科学传播的新纪元,在很大程度上为“德先生”“赛先生”的吁求营造了良好基础,成为以《新青年》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的先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的春天”,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科技界每一次“集结”,都会催生花繁果盛的科技突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两弹一星”、核潜艇、航母、神舟飞船、北斗、高铁、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就是最好的诠释。 

  党的十九大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让我们迎来了科学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真切道出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视察湖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有关科技创新重要讲话精神,再次强调了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代强国梦与科学精神 

  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中国要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学精神必不可少。科学技术可以受制于人,但科学精神不能受制于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由跟跑并跑走向领跑、走向无人区,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弘扬科学精神。笔者在此引用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关于科学精神的阐述:“今天的中国,与百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进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八个方面的科学精神: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对经世致用的责任担当;对勇攀高峰的创新自信;对协同创新的积极践行;对科学文化的价值传承;对科学伦理的严遵恪守;对社会风尚的正确引领;对科学普及的倾力投入。” 

  纪念五四,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传承五四精神,砥砺前行。在此,笔者也不禁感叹,不管是“李约瑟难题”还是“钱学森之问”,都是我们的痛。诚然,“李约瑟难题”已既成事实,但“钱学森之问”却是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得以实现。如今,百年前追求的“赛先生”被赋予更多新时代的内涵,我们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叶瑞优)
关闭页面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