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书画摄征集>征文
创新书写记者人生
发布时间:2019-10-22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离退休职工 彭德建 【字号: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改革开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种新的探索,是当代最伟大的创新。正是这一伟大创新,激发了党和人民的智慧和活力,让六亿神州焕发了青春,古老的中华民族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阔征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也正是这关键的一招,支撑着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中国科学院本质上是一个以创新为使命的机构。科学家们以不断地创新、创造和发明,书写了我国科学事业飞速发展的新篇章,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杰出贡献。中科院成立的70 年,是科技报国的70年,创新拼搏的70 年! 

  幸运的是四十年前我调入中科院。在这个以创新、超越、发展为生命的大环境里, “两弹一星”等众多科学家的卓越功勋、爱国情怀、拼搏精神,让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我知道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创新,什么是人生的价值。我发现,在科学院不仅科研在创新,科学家在创新,任何一个同志做任何工作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新。以创新书写科学人生是这个科学殿堂里的最大特色。于是我的人生也随着创新与大家一样有了新的亮色。 

  19846月,我到安光所宣传科工作。当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在祖国大地上风起云涌。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激励着科研人员以十分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各自的课题中,同时人们又特别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社会上则渴望了解科学院究竟在做什么。这样,除编辑《安光简报》外,“对内宣传鼓劲,对外展示形象”就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我和科里的同志一起,创办了《安光文摘》《安光食堂》。前者设在科研楼门口,后者设在餐厅里。两个园地都坚持:一、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宣传;二、全力为科研服务为科技人员服务;三、注重科学性、知识性、小型化、信息化,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最新信息。在《文摘》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院的开放形势、改革措施都是重头戏。有方针、原则,也有具体做法,兄弟单位经验。如介绍科学院某所改革的试点经验,所内各部门的改革方案等。我们还就时事政策、国外最新科技、专利知识、法制教育等专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专访 “开放政策必然加速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受访者(所长)谈了在国外的工作情况、国际上最前沿科技信息,以及外籍科学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看法,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贴出的当天下午和第二天早晨,专拦前人挤得满满的。《食堂》以吃为主,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如:适当的改善生活是正常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人民群众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吃好了穿好了,这是历史的进步,绝不是什么“资产阶级生方式”。不少同志端着饭碗从头看到尾,还不住地赞叹:好,长见识!在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出了16期《文摘》,7期《食堂》,10万多字,受到了全所上下热诚欢迎。 

  为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请了省直党委领导来所介绍在深圳特区的所见所闻,新观念、新思想、新做法。中英草签联合声明之后,我们连续组织了三次讲座,结合精心制作的香港地图,从地理概貌、面积、人口、战略地位,到鸦片战争、现代繁荣等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对外,我们提出“要在报纸上看到安光所的名字,电台上听到安光所的声音”,编辑了《安光通讯员》《见报文章选》,鼓励大家不断地向《科学报》和地方报台送稿。很快,“母亲的温暖—在国外工作的日子里”、“架起了一座‘桥’” 、“工厂办起了小卖部”等一批稿件见报了。我的论文“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邀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专题论证会上宣读,并发表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上(19851025)。这些工作密切了安光所及合肥分院与省市的联系,扩大了科学院的开放度,促进了社会对科学院的了解。 

  宣传科的努力,得到了所、分院、科学院、安徽省委宣传部的赞赏。中科院《政工研究》((1985820日)以“基层宣传工作的一种创造”为题,报道了我们的工作,认为: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内容、做法都和过去有根本的不同,有所创造。省委宣传部《宣传工作》(19851011)在“把基层宣传工作专栏办活办好”中说,由政治运动型变为服务型,这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之后,基层宣传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践向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安光所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85年底,宣传科被评为所、分院的先进单位和中科院的“先进集体”,中科院发了奖品石瑛钟。我也被评为所和分院的“先进个人”,发了奖品台灯。   

  随着中科院扩大开放的脚步,《科学报》(后为《中国科学报》)也走出了科学院的大门向国内外开放了。为充分报道合肥分院、中国科大及省市的科技新闻,加强科学院与地方上的联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1986729日,成立了《科学报》合肥记者站(后为安徽站)。我奉命到记者站工作,从而又开启了我人生新的一页。 

  记者站面向国内外科技界,教育界,面向全社会,是一个比宣传科层次更高服务面更广的创新舞台。我清楚,自己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也没有理工科背景,要在这个舞台上表演难度很大。但我坚信,事在人为。有分院和报社领导的支持,只要充分调动以往的积累,在“创新”上用力,就有可能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乃至脱颖而出。 

  我先从三条做起:一、利用中科院这面大旗的号召力,在全省科研机构、科委、科协、相关高校和省市媒体聘请特约记者通讯员,组建起一支为科学报服务的队伍。并通过年度工作会议、春节茶话会、请到院所参观,支持学习进修,共同采访写稿,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激励等办法,不断地巩固壮大这支队伍。这样,只有一个人的记者站立马变成了有几十号人的记者站,力量大了几十倍。写稿、发行、建阅报栏等工作,就通过这支队伍在全省得到推动和落实。二、在报道上使劲。我提出 “争分夺秒,快进快出,量中求质”,“让稿件体现活力、实力”。我与特约记者一道深入到科研院所、高校、科委、科协系统及科技企业,宣传科学报,采访科技人员,反映科技体制改革进展,以及省市在基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报道了一些院士的科学思想和爱国呼声(如,“要高度重视培养明天的科学家”,“科学基金影响大经费太少使人愁”等),向国内外展示了中科院及所属单位改革开放、充满活力的崭新形象。我们还主动采访了一些来华访问讲学的外籍华裔学者,反映了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关注和建议。那时,同期报纸上往往有合肥站好几篇报道。时间不长,就有人就送我们 “高产记者”的美誉。三、突出业务研究。针对“新站新人”的特点,我提出记者站不只是稿源基地,还应是学习科技切磋业务的课堂。我通过请专家讲课、科技新闻座谈会、交流采写体会、奖励头条稿件等,提高记者通讯员们学习科技、采访科学家的热情,提高对科技新闻工作重要性及其规律的认识,理解《科学报》宗旨、目标和用稿要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我自己则努力学习《中国记者》等刊物上的文稿,研究报上的版面,参加学术会议。并相继在刊物上发表了“如何挖掘高层次科技新闻”“谈谈科技人物专访的采写”“科技记者要做经济建设的有心人”等系列论文。不久,我的第一部作品集《科苑采风》,也在中国科大出版了。 

  五年拼搏,记者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多次被报社评为先进,一批作品在报社和省市获奖。1991年我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在人大会堂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此后五年,记者站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重头报道日益增多,论文频频发表,还不断为地方报刊、出版社提供书稿。1996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评我为 “高级记者”。同时,我还成为科学院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成员和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创新不可停步,攀登没有止境”。我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记者站工作规律,研究提高记者报道质量的措施。力求做一位学者型、专家型记者  

  1996年是记者站成立十周年,我经认真总结,写出了8000字的论文“认真处理好十个关系,提高记者站工作水平”。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报社社长郭传杰在文稿上批示:“彭德建同志结合年终考核,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写成此文,很值得一读,也值得向各记者站、编辑、通联的同志推荐。他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受到同行的肯定和尊重,这是与他勤恳敬业的精神、胸怀全局的风格、谦虚好学的态度分不开的。”“请将他的文章加一按语,以某形式发记者站同志及编辑们参阅。”后来,我在报社上海记者站会议上(1997年)宣讲了论文内容,受到同事们的赞扬。 

  在研究提高记者报道质量的措施上, 经长时间思考,我认定记者和作家一样要靠作品说话,提出了“强化精品意识,抓好年度代表作”的建议。在中国科技报研究会学术年会(19998月,长春)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5次学术年会上(199911月,北京),新闻专家们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性思维”,对记者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不但评上了奖还作为有代表性的论文刊发在《中国科技新闻研究》和《科学新闻》·学术专刊上。 

  基于这一思想的指导,我沉下心来完成了一批作品,如:(A)“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从这里起步——中国科大抓基础研究的做法体会”; B)“科技报刊要担当起维护科学尊严净化学术风气的历史使命 ; C “展示中国科技界的创新能力——关于科技新闻‘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与思考”等。这些作品让我走上了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会议的讲台,得以与更高层的专家学者交流。我带A稿,代表中国科大在第三届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讨会上交流(南昌);带B稿在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社会发展研讨会(北京)、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杭州)上宣读;带C稿在中国科学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上报告(大连),当时就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上述作品也都在报刊发表了。此期间,我拍摄 “中央领导视察科学岛”“三方签约共建中科大”还荣获了中科院纪念建党80周年“科教兴国党旗红”征文一等奖。这些表明,我在创新上的努力进一步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肯定。 

  20019月我退休了。但我要为后人为单位留下一批珍贵资料。于是在几百万字作品中,择其要者编辑了《为科教兴国鼓与呼》,出版了《金属内耗研究大师—著名爱国物理学家葛庭燧》。两书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时任科大党委书记的郭传杰为《鼓与呼》题词:笔下生花,常为科教描画卷;镜头有意,专给英才点龙睛;为《葛庭燧》题词:高山景行,学界一品,道德文章,后世感铭。国家基金委领导、两院院士师昌绪,全国人大常委汤洪高,中科院院士冯端、王业宁等也欣然为后一本书题词作序。 

  此后不久,国家“十一五”重大科学文化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启动,沈阳金属所的石油管线钢专家王仪康为书中确定的人选。他邀我为其写作学术传记。于是我突击爬坡,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研究了他一生的成就。两个月后, “王仪康”稿一次评审通过。老科学家以 “辛苦你了,多谢彭先生!”表达了他无比的兴奋和激动。 

  在家静养时,我常常回顾16年的记者生涯,发现从根本上说是创新让我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是科学院开放、包容、不拘一格的学术环境,是那个不怎么折腾的时代,造就了我的记者人生。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与青年朋友分享。于是再次坐在电脑前,开始了新的攀登。20131月,《半路出家—我的科技记者人生》终于完工。报社编委、《科学新闻》总编李存富(高级编辑)看到书稿特别高兴,欣然为之作序,他誉本书为“提高技能的教科书,走向成功的参考书,搏击人生的号召书。”建议报社网站全文发表,报社同志人手一册。报社党委副书记林珺审阅了书稿后专门写推荐信,组织寄书,要求记者站的同志好好学习。科学院老领导郭传杰感慨地说:“‘半路出家’是你经历的写照。我想也是大多数成功者的途径必然。有几位将军,领袖,作家,高僧不是‘半路出家’,而是生之而成的呢?这恐怕是人才成长的一个规律。……书名改得好。”老同志们看了书,通过邮件电话表达了他们 “感同身受”的喜悦心情。一些青年同志则表示,向作者学习,以高度敬业的精神,创造性地做好记者工作。 

  成功不只是坚持创新勤奋耕耘的结果,而是再次见证了我在科学院受到的培育和关爱。没有科学院的平台就没有我的健康成长。我热爱科学院这块充满创新的热土,我赞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科学决策,我更要高歌创新活力四射的伟大时代!( 2019410日) 

  邮件地址djpeng2009@126.com电话:  0551-65591692; 65591417

(责任编辑:叶瑞优)
关闭页面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