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新闻及评论
不要只把莫言当成商业品牌
发布时间:2013-10-09 来源:光明日报 李思辉 【字号:  

  作家及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绝不在于显性的旧居参观热和故乡开发热。相反,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社会的隐性影响,比如激发人们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对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共鸣。

  又到诺奖季,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将于近期揭晓。去年此时,莫言获奖振奋中国。时隔一年,“莫言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走向:一面是莫言的书籍逐渐退出畅销书排行榜,开始打折;一面是“莫言旧居参观热”依旧,媒体报道说,国庆假期,莫言旧居附近的沙口子村公路两侧,参观的车辆排了足足两公里长。

  纯文学作品的受众一定,市场热度持续一段时间逐渐降温实属正常。不正常的是一些人刻意把莫言运作成一个商业品牌的功利心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固然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但是作家及文学作品的根本价值,绝不在于显性的旧居参观热和故乡开发热。相反,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社会的隐性影响,比如激发人们对文学创作问题的思考、对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共鸣。

  令人忧心的是,莫言获奖一年来,整个社会尚未形成一种平和、理智、科学地阅读莫言及其作品的共识。相反,人们对莫言品牌的迷信和开发却急功近利。先是众多游客涌入莫言旧居抠墙皮、拔萝卜沾“喜气”,后是整个“东北乡”大幅引入文化投资,除了在高密拍摄《红高粱》电视剧外,当地还计划以莫言故居为中心,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基地,投资6.7亿元,种万亩红高粱,上马“莫言工程”。游客的乐此不疲与地方政府的“干劲十足”可谓“相得益彰”。只是,这已然成为了一种旅游现象,而与莫言及文学毫无关系。

  国人素有诺奖情节,未能获奖时踮着脚无限虔诚地张望,可是一旦获奖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珍惜和善用。因此,用心读莫言作品的人少,涌去莫言家乡参观的人多;人们过于看重莫言的品牌功效、实用价值,而对莫言及其作品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对书籍阅读欠缺兴趣。

  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很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自2012年以来,中国的图书读者群越来越老,年轻人已转向网络。18岁到70岁中国人的阅读率,已从2011年的63.1%下降到2012年的58.2%。去年中国人均阅读书籍仅为4.39本。美国人阅读书籍是中国人的两倍多,北欧人则多达24本。如果把持续至今的“莫言旧居参观热”放在这一大背景下去考量,我们就会发现:时下相当一部分国人对莫言、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推崇,实际上是非常浅陋的。

  读书的人少、参观的人多,绝非作家和文学之幸。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非常喜欢鲁迅的作品,为了表达敬意,他决定“带着鲁迅的书去参观他的故居”,这是一种对作家和作品应有的尊重。今天,中国人也应该向这位作家学习,多一点对作家及作品本身的阅读和研究,多一点对文学本身的虔诚和笃定,不要只把获奖作家当成一个商业品牌而已。

关闭页面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