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追忆悼念
王大珩先生与LAMOST
发布时间:2011-07-23 来源: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崔向群 【字号:  

 

王大珩先生在LAMOST项目工作会议上

王大珩先生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和领导者。他站在国家的高度,不仅关注全国高技术和光学工程的发展,对天文光学也给予极大的关心与热情的支持。他多次参加我国70-80年代自主研制的2.16米望远镜的各种会议,还亲自主持了2.16米望远镜和1.56米望远镜的鉴定会,对这些望远镜的成就给予了热情鼓励和高度的评价。在1997年立项、2008年建成、2009年验收的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中,王大珩先生一直担任项目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尽管在LAMOST研制初期王大珩先生已是80多岁高龄,但是他只要可能,甚至坐着轮椅都尽量参加项目的有关会议。他曾亲自到上海参加LAMOST在新沪玻璃厂召开的微晶玻璃讨论会,并给出指导性的建议;他非常关注LAMOST的核心关键技术主动光学的进展,还希望在成功时到南京天光所来看看;他还多次对4000根光纤定位技术提出自己的建议。2006年,王大珩先生在长春召开的国际光学学会学术大会的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列出的中国光学工程的6个里程碑中,有两个就是天文望远镜项目(2.16米望远镜和LAMOST)。

王大珩先生对LAMOST项目的每一步进展和取得的成绩,都感到由衷的高兴、给予高度的赞扬和热情鼓励。2009年6月初,躺在301医院病床上的王先生得知LAMOST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后,激动地用身边女儿王森的手机打电话给我并要我转告LAMOST项目全体同志:“祝贺LAMOST取得的成功!你们很了不起!祝你们的工作继续取得成功!”王先生的电话给LAMOST项目全体科研人员以极大的鼓舞。此后不久,苏定强院士和我去医院看望王大珩先生时,王大珩先生对我们说:是因为LAMOST的成功,才使我国在技术上有可能参加国际上的30米极大望远镜项目。他还叮嘱我们说:参加国际上的极大望远镜项目一定要考虑能对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我们对王大珩先生的崇敬,不仅仅因为他是学术上的开拓者、是具有敏捷科学思维和高瞻远瞩科学思想的大师和前辈,更是因为我们深切体会到的他那种时时刻刻以国家利益为己任,总是站在国家高度考虑问题的博大胸怀和赤子之心。他与几位著名科学家提出的863计划,对我国高技术的飞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积极推动建议成立的中国工程院,也对全面地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我们深切怀念王大珩先生!王大珩先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崔向群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关闭窗口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