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追忆悼念
王大珩与光明日报的情缘
发布时间:2011-07-22 来源:光明日报 齐芳 【字号:  
1984年8月王大珩在法国召开的第16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上致辞。(资料照片)
1984年8月王大珩在法国召开的第16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上致辞。(资料照片)
2003年10月,我刚进报社三个月,报社派我参加祝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科学家座谈会,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王大珩先生。他得知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后高兴地说:“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也是你们的读者。你们在科技界、教育界很有影响!”
从1982年到2004年,王大珩先生或独立撰写或与人合作,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19篇。《走进颜色的世界》描述了斑斓的光学世界,《我对科学精神的一点认识》记述了他对科学本身的认识与反思,《中国光学的三条经验和三点不足》是他几十年来工作的简单总结……《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是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最后一篇署名文章,日期是2004年8月20日。文中写道:“1986年3月5日,对我来说,或者对整个科技界来说,小平同志作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就是在他看了我们四位科学家(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后,作了重要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随后,立即责成国务院有关同志具体落实。国务院组织了200多名专家进行了调查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也就是后来形成的‘863’计划。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实施18年来,在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短国内外科技差距、解决国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新世纪我国高科技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培养了骨干。”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王大珩先生的著述少了,但他却在延续。
或许就是因为生命总有走到尽头的一天,人们才会倍加珍惜曾经拥有的情缘。今天,王先生走了,但他与光明日报的情缘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间。王老,一路走好!
 

   (《光明日报》 2011年07月22日  12 版:教科新闻)
关闭窗口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