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鞠躬尽瘁感天地 毕生心血报家国
——九三学社社员刘瑞玉院士优秀事迹
发布时间:2012-08-29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字号:  

【刘瑞玉: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委员、第四届山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山东省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科协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青岛市政协第八届副主席,九三学社青岛市第八届主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甲壳动物学会理事、中国甲壳动物学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三任所长,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2012年7月16日,90岁的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一位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祖国海洋事业,直至生命前的最后一刻都在为工作操劳的老人,安祥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

刘瑞玉生命中最后两个月是这样度过的:

4月下旬,他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课题,7天时间马不停蹄赶往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开会。在上海的最后一天,他发起高烧,烧得后背上退了皮,嘴上长满燎泡。会没开完,赶紧往回赶,不是为了休息,因为青岛有个“蓝色经济”的会议,他要参加。

5月20日,刘瑞玉硬撑着参加了他3个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大家看到,他虚弱得实在撑不住,就整个身子趴在椅子上……

好长一段时间了,他总是咳嗽、浑身无力,人也消瘦得厉害,吃不下饭,只能勉强喝点粥。医生的诊断是:肺癌晚期……

5月24日,从来不肯就医的老人被迫住进医院。“我没大毛病,休息几天就能上班。”他让学生们把工作资料、论文送进病房,躺在床上审稿子,批论文。情况稍微好点,他又跑出医院回到所里忙开了。儿子劝他休息,他和孩子发了火:“这么多活没干呐,我能休息吗!”

5月29日,所里举行纪念童第周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刘瑞玉到会讲话。会议结束时实在体力不支,两条腿已经不听使唤,两个学生搀着他离开了会场。

6月11日,北京召开两院院士大会,刘瑞玉高烧不退,却依然预定了赴北京的机票,执意出席。在医生的强力坚持下,他才不得不退掉机票,回到病床。

此后的时光,这位不服输的老人,再没能够离开病榻。

学生们6次去看望他。

第一次,他思路清晰:“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研究所)不能没有啊!”

第三次,他拉着学生的手嘱咐:“你一定要把鱼类这一摊事撑起来啊!”

第四次,他的声音含混不清了:“我要回海洋所,要上班,要开会……”

第五次,他断断续续嗫嚅着:“大型底栖生物,鱼类……”

第六次……

7月16日5时14分,呼吸衰竭。他带着牵肠挂肚的工作,恋恋不舍地去了,像一只春蚕,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白花胜雪,承载着大家痛切的哀思。

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1922年深秋,河北省乐亭县东关前街,一个呱呱坠地的男孩,给一个刘姓商人的家里又添欣喜。少年时的刘瑞玉学习成绩骄人,1936年,他在乐亭县第一小学毕业后,进入保定育德中学读初中,1938年他又进入北平河北省立高级中学学习。

1941年高中毕业后,刘瑞玉如愿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生物系。在这里的学业,为他日后的科研之路打下深厚的知识积淀。他还印象深刻地记着当年德国教师的讲课,他更记得自己当年的助教王光英,他们博学厚悟的学者风范给刘瑞玉留下深深的印记。

1945年毕业,刘瑞玉获得理学士学位,在北京大学药学系任助教。1946年进入当时北方最高的科研机构——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工作,跟随著名甲壳动物学家沈嘉瑞教授从事甲壳动物生活史和分类学研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0年8月,我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岛建立,刘瑞玉跟张玺等人从北京来到青岛,主任是童第周,副主任是曾呈奎、张玺。1956年,他继续开始了甲壳动物学和海洋生物学研究,而且一做就是半个多世纪。

刘瑞玉堪称中科院海洋所的“活化石”。

在我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研究领域,刘瑞玉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他组织完成了多项国家、国际重要海洋学及生物资源调查研究,甲壳动物分类区系和虾类增养殖研究项目。他全面总结、阐述了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特点,特别是区系组成与生物地理学特点,填补了国内甲壳动物几个类群的空白。他首次发现黄海深水区冷水性动物群落占绝对优势,浅水区夏秋高温季节成为一些暖水种向北方扩布的“走廊”,形成独特分布格局和资源优势。他指出长江口——济州岛一线为北温带区东亚亚区与暖水区中日亚区间的分界线,从而澄清了黄东海区系的地位;又指出台湾——海南南端为热带与亚热带区系间的分界线,其论点补充、修正了国外同行的不足与错误,为业界沿用。他组织完成国家重大项目和山东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提出全面开发方案,促进了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完成长江三峡工程对河口生态环境及资源影响预测研究,为工程论证提供重要依据。

在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历史上,有“三次浪潮”席卷全国: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第二次浪潮是80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引领第二次浪潮的,正是刘瑞玉。

在中国对虾养殖的发展中,刘瑞玉功不可没。他首次搞清了对虾生活史,推动了人工育苗和养殖研究。他对虾类幼体与仔虾期的形态学比较研究,为科学研究对虾类种群规律提供了可靠依据。 1977年他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派赴阿尔及利亚进行欧洲对虾人工育苗实验首次获得成功。1978—1983年,他任全国对虾人工育苗攻关领导小组副组长,指导、推动全国对虾育苗和养殖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为对虾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他于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获农业部养虾服务荣誉奖。

刘瑞玉曾任《海洋与湖沼》和《海洋科学集刊》主编,以及《海洋学报》副主编多年,是《中国科学》、《动物学报》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7种刊物,包括世界著名的英国《河口、海岸、陆架科学》、荷兰《水产养殖》编委,国际杂志《The Yellow Sea》联合主编。他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卷》的编委兼海洋生物学副主编、生物学卷编委兼无脊椎动物学副主编以及水产卷的编委。

在50多年甲壳动物学系统调查研究基础上,刘瑞玉全面了解中国近海的虾类、蔓足类、糠虾类、口足类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发表论文150多篇,完成专著10部,填补了我国糠虾类、蔓足类的研究空白,发现了40多个新种和3个新属。他的《中国北部经济虾类》专著于1958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南海对虾类》一书,1999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论文奖一等奖;《中国蔓足类区系研究》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他完成的《中国动物志》蔓足类卷、糠虾类卷、对虾类卷和口足类卷的编写,正陆续出版,他联合全国专家编著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记载全部46门22629种海洋生物的名称和国内外分布,真实反映了中国生物的多样性现状,被誉为“里程碑、令人惊叹的著作”……

2007年,刘瑞玉关于全面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海岸带生物资源的项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双奖;

作为在行业内获得的最高荣誉,2007年,刘瑞玉荣获国际甲壳动物学会颁发的“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从而改写了这一国际奖项获得者中没有亚洲人的历史;

刘瑞玉获2009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并获奖金50万元……

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在科研成果之外,刘瑞玉还为中科院海洋所培养了一批从事主要海洋动植物主要类群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底栖生物生态学、污损生物生态学、海洋生物资源增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团队,为我国海洋生物学各学科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还我海域一片蓝”

刘瑞玉向往大海。大海的魅力不仅仅因为它造就了蔚蓝浩瀚的壮阔景观,更是因为它孕育着无尽的宝藏与神奇。世间有千奇百怪的生命体,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海洋是人类和地球所有生命的摇篮,然而,它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面前却又是那么脆弱不堪。”

针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先天不足,面对多年来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分析,刘瑞玉大声疾呼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他指出,我国海域缺乏大洋性资源,很少有产量百万吨以上的大种群鱼类,只有地方性的带鱼、鯷鱼和外海洄游性的鲐鯵鱼等尚有年产几十万吨的资源量,这是自然条件所限,原因是我国海域没有处在冷暖洋流交汇地方的生物活跃区,生物资源的储量形不成大气候。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们不仅对这些有限的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和保护,反而严重捕捞过度,加之盲目填海、工厂排污,环境破坏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已面临灭顶之灾。胶州湾著名的沧口泥沙滩生物多样性很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尚有100多种底栖动物,而到80年代以后环境被破坏,仅剩四五个种类,经济种产量也急剧下降,主要是填海和污染使众多贝类失去了生存繁衍的家园。原来在海滩上能钓到大量的蝼蛄虾,现在却成了罕见的物种。过度捕捞对我国特有种大黄鱼、中国对虾、小黄鱼资源破坏更是毁灭性的……

言者谆谆。为海洋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怀着对海洋无法泯灭的情结,发出了“还我海域一片蓝”的呐喊。

自2000年以来,刘瑞玉全力投入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他受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的邀请,2000年参加“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评估”国际合作项目,负责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的物种濒危程度评估研究和红色名录的编写,与国内多位科学家一起,采用IUCN 2000年评估新标准,评估确定主要类群物种的濒危等级,其结果编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刘瑞玉还参与了2000年开始的国际合作项目“海洋生物普查(COML)”和“国际物种2000年”中国节点“中国生物名录”的编写任务。

中国对虾、中国龙虾等不少种均被列入濒危或近危物种行列。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红色大个龙虾基本来自澳大利亚,价格达到每公斤二三百元。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硕大唐冠螺也被列入濒危物种,不仅在海南岛采不到,目前在远离大陆的西沙群岛也不见了。至于中华鲟、中华白海豚等更是需要特别保护的动物。这些物种濒危状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种群数量大大减少。

刘瑞玉说,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已被列入我国物种红色名录,有的正处于濒危状况,对此该是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采取对策的时候了。

和时间赛跑的老人

“我不谈什么有生之年,我的人生哲学是:活一天工作一天。”

勤奋,是刘瑞玉一生最恰当的注脚。他在海洋所主持工作时,是最能全面掌握所里各项业务的所长。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多学科交叉,他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学习,更新知识,从不说外行话,令合作者敬佩不已。图书馆一有新书来,他总是第一个借阅,了解海洋科学最新的科研动向和成果。

谈起刘瑞玉的人品,学生们更是赞叹有加。他的一位博士生说,年轻人现在都不愿做海洋生物分类,这是个不易出成果的工作。刘老在工作安排上从不考虑对自己出成果是否有利,而是着眼于国家基础研究的战略眼光,他把学生们都分配给基础分类的项目中,保证国家海洋分类基础性研究的持续发展。最困难的上世纪80年代,很多人都准备养虾了,而刘老对海洋生物分类的研究始终在坚持。

另一位博士谈起她刚来所里不久的一件事。凌晨4点半,刘老带着他们一行赶潮。天还黑着,码头距离小船有好几米,小船飘飘荡荡,他们面面相觑,不敢下船。“还等什么,跳啊!”只听“咚”的一声,刘老第一个跳了下去。那年,他已经68岁!

刘老刚直不阿,在工作上很较真儿,因此得罪不少人。这些年来,对他提出过意见甚至“整”过他的人,他从不记仇,仍然和和气气地一起共事,展示出他海一般宽阔的胸襟。

同事们回忆起“文革”时刘老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关牛棚的岁月。“那种境遇下,他还偷偷回到实验室,给每个标本都添上酒精。”多么让人敬佩的老人啊!

刘老生活上非常简朴、随意。他屋子里的灯很少都打开,“够用就行”。可他对同事、同学、朋友可一点儿都不抠门,请客吃饭从来是自己埋单,不花所里的钱。有时出国回来,忘不了给大家买巧克力,按人头分,一个也不能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他都要把回不去家的学生们聚到一起,过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他一件衣服穿了几十年,可是有一次别人不小心泼了他一身饮料,他却大大咧咧地说,没事,该换啦……

中午常常吃泡面,一年到头的吃。所里有食堂,他嫌浪费时间,不愿意去;中午可以回家,又不想麻烦司机。特别是老伴走了后,他更多的时间把自己放在办公室工作,白天、晚上……泡面成了刘瑞玉标志性的特征。“方便面院士”成了所里的笑谈。以至于所里同志偶尔一段时间吃泡面,大家就会善意调侃一句:你想当院士不成?

他在和时间赛跑——这是所有和刘瑞玉一起共过事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大家无一不赞叹他,最勤奋、最认真、最一丝不苟。

对刘瑞玉来说,最严重的惩罚就是不让他工作。儿子劝他,什么都有了,别这么玩命,歇歇吧!他说得很实在:团队这么多人,不干活怎么生存?

刘瑞玉的办公室也是他的书房。佝偻着身子,埋在一堆书中间,是大家最常见到的景象。

大家最担心的,是他开夜车,怎么说也不行。去年6月,所里去厦门参加生物多样性研讨会。早上7点半,学生们按约定叫他吃早饭,可怎么敲门都没声音。学生们流泪了,以为他……

8点10分,老人揉着眼睛出来了,连声道歉。原来为了赶报告,他写稿到凌晨4、5点,刚刚睡着。学生们这才破涕为笑。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从来没有节假日。荣誉纷至沓来也没有让他有丝毫改变,90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一个人出差,拖着行李箱穿梭于各个国家、城市之间,参与各种学术研讨和交流。一到地方立即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很多小他十几岁甚至几十岁的人,也自叹弗如。为了节约时间,他经常用一碗泡面解决一餐。

他无论对正式承担的科研任务或额外的工作,不管是不是他负责,一旦答应,他就全力以赴去做,而凡属于自己分工的事,必尽全力亲自动手完成。目前科技界所见的不良现象,如申报项目时自我吹嘘、争当老大,凡事考虑个人名利在先、虚报成绩、弄虚作假等等,是他深恶痛绝的。

有记者采访他,只给半小时。时间一到,刘老起身告辞。门外,关于渤海漏油事件的调查机构派人接他,已经等候多时;台湾同行推动两岸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正待开会;明天,要去南京参加全国“动物进化理论研讨会”;后天,去上海参加动物学会理事会;大后天……

倾其心血报家国

2012年6月,病榻上的刘瑞玉越来越虚弱。也许,这位90岁的老人自知来日无多,一项藏于心底的夙愿使他坐卧难安。

刘瑞玉提携后学、公而忘私。为了奖励在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学生,让他(她)们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刘瑞玉多次提出要用自己积蓄设立奖励基金。但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还是多次婉拒了他的要求。实际上,刘瑞玉的收入并不高,而且子女的生活也不宽裕,他的儿子儿媳都因重病需要花钱。为此,中科院海洋所领导多次劝他把钱给子女使用,但他坚持要把这些钱用在海洋研究事业上,再一次提出要将自己的全部积蓄100万元捐出来,成立奖励基金。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

在刘瑞玉的一再坚持下,教育基金会在6月14日接受了这一款项,设立了“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教育基金会在他的病榻前举行了捐赠签约仪式。刘瑞玉非常欣慰,说话已很吃力,但他激动地攥着工作人员的手,感谢教育基金会帮助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

90载岁月如歌。刘瑞玉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为我们诠释了奉献精神的真实含义。他令人敬仰的,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爱党、爱国、爱人民,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是一代九三人践行民主科学精神的旗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也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戴红/文)

关闭窗口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