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人物专题 > 深切缅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 最新消息
以钱学森先生为镜,起而行
  文章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09-11-01 【字号: 小  中  大   

  一代巨星陨落。“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昨日(31日)在京病逝,走完了他人生的98个春秋。

  钱学森先生,一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巨子,在2009年的晚秋离开了我们。而此前,在今年盛夏,我们送走了人文巨子季羡林先生。两位世纪老人的先后离去,似乎在提醒我们,二十世纪已经越来越遥远。季羡林曾在《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中感慨:“对时势的推移来说,每一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我相信,我的镜子照出了二十世纪长达九十年的真实情况,是完全可以信赖的。”显然,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钱学森。

  以钱学森为镜,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20世纪。回顾他的一生,更像是一部20世纪的中国简史。钱学森出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童年正好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开始在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作为中国救亡图存、再造文明之两翼,钱学森一生注定要担起的是科学的重任。从1934年赴美到1955年冒险犯难终于回到新中国,在被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称为“可抵五个师兵力”的钱学森身上,凝聚的是一个民族浴血重生的希望与热忱。就在几年后,钱学森以中国“导弹之父”和“航天之父”的身份,让世界震惊。

  以钱学森为镜,可以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他身上找到一些美德,如不爱钱、不恋官、淡泊名利等。钱学森获得“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中说:“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应该说,作为科学家,钱学森身上最珍贵又最朴素的美德正是科学精神。

  以“五四”为旗,几代中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至今未辍。科学精神并非重视利用科学技术的功利主义,而是事关如何面对真理、追求真理的态度与方法。它首先是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客观的态度,是敢于否定自己及他人之陈见的无私与勇毅。每个人的成败得失都少不了时代机缘,都不可能全盘复制。但是,大凡有所成就的科学家,都有着相同的秉性。正是科学精神,使他们成为科学王国里最尊贵的王子,尘世的珠光宝气动摇不了他们的意志。而一个功能正常的社会,也会让这些人以此而得到丰厚回报。

  从这个角度说,科学的诞生与发展,首先得益于科学精神的培育。近几年来,钱学森时常与前去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谈起“中国大学教育有问题”这个话题。正是借着这些机会和温家宝总理的多次陈述,“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钱学森问题”才广为人知。与此相关的“钱学森答案”是:中国的大学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没有真正的科学精神。

  自2004年以来,尽管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一直排在世界前列,然而,这个喜讯让人首先想到的却不是真正的科技成就,甚至是形式主义和学术不端。论文数量并不直接等于科研能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在各大高校在论文压力下着力培养的,是大量只知道制造论文的人才,而非像钱三强、钱学森、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以至于温总理不得不感慨,“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与此同时,在官本位压倒科研本位的体制下,许多有真才、有潜力的才俊,可能因没有科研条件而难以施展抱负。

  钱老去矣。从昨天开始,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悼念这位曾改变中国科技命运的大家。愿我们在怀念他的离去时,能念及他追寻科学的一生,诚心诚意地理解他晚年的忧虑,好好反思并起而行。因为,对逝者最大的尊重,不在于献上了多少花圈和眼泪,而在于是否尊重他的遗愿,让他的理想为后来者所接续。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