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周干峙>纪念文章
追思周干峙:苏州古城的保护神
发布时间:2014-04-09 来源:苏州城建档案馆 林红文 【字号:  

  中国园林网3月14日消息:沉痛悼念周干峙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周干峙先生,于2014年3月14日6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祝老人家一路走好! 

  他“描”过西安、天津、“画”过深圳、唐山……然而他心里最惦念难忘的是——苏州。这里有他生命的起点,有他一往情深的故土。从上世纪80年代苏州古城限高,到90年代干将路、古城街坊改造,再到2000年后苏州轻轨规划、三大新城规划,苏州博物馆新馆、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天赐庄片区保护与利用工程……几乎所有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都有他的思想、他的身影、他的目光。他就是苏州走出的中国建筑界的泰斗、前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 

  苏州在新中国城市规划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50年代末,苏州在解放后的第一次城市规划就进行了,核心是保护古城,同时“把苏州翻一番”,发展了从古城至西边运河的区域,当时中国的城市还没有规划局一说,苏州的这番规划是直接由建设部派团队来进行的,周干峙就是成员之一。 

  1986年,周干峙参与制定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有个很重要的规定,就是要求苏州古城区的建筑不得高于24米。让人欣慰的是,直到今天,这个规定仍然被成功执行。这对苏州古城风貌也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干将路的建设上,苏州籍贯的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在道路开通时写了一句诗,“古城无价宝,古画难添描;不得已改造,力求保风貌。”至今,这20个字仍保存在苏州市城建档案馆。在他的指导下,干将路按两路夹一河的方式进行改造,沿线新房子的高度、色彩、形式等,也都进行了控制。 

  在怎样保护古城方面,正是以周干峙为代表的专家们提出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新旧分开”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苏州的古城风貌才得以维护,至今在全国范围放眼望去,苏州在古城保护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要归功于以周干峙为代表的这些爱护苏州的“古城保护神”。 

  对于家乡苏州,这位院士倾注了更多的感情在里面。他被聘为苏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个委员会里聚集了国内顶级的城市规划专家,里面有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东南大学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齐康、吴明伟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朱自煊,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徐循初,南京大学教授崔功豪等,周干峙带领着这批专家对苏州的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与忠告。苏州的每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周干峙都要亲自过目,密切关心,为家乡的规划编制是不遗余力。 

  周干峙先生离我们远去,但在我们心中,周先生精神不朽,风范永存! 

  为纪念周干峙院士,苏州市城建档案馆编写了周干峙院士在苏州的工作记录,追思周干峙先生对苏州古城保护、城市规划事业的巨大贡献,表达我们深深的怀念。 

  50年代末 周干峙参与苏州在解放后的第一次城市规划。 

  1986年 周干峙参与制定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这个规划中有个很重要的规定,就是要求苏州古城区的建筑不得高于24米。直到今天,这个规定仍然被成功执行。 

  1992年9月21日 周干峙出席寒山寺重建宝塔奠基仪式。 

  1992年11月29日 周干峙出席干将路改造规划专家咨询会。 

  1997年9月29日 周干峙参加苏州平江历史街区规划研讨会。 

  1998年7月2日 苏州市规划委员会、规划咨询委员会成立,周干峙出席成立会议,并受聘为特别顾问。 

  1998年11月19日 周干峙出席观前地区整治与更新规划方案专家论证会。 

  1998年11月21日 周干峙出席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中国文物学会在苏州市召开中国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筹备大会,并选为研究委员会会长。 

  1999年10月23日 周干峙出席苏州市举行的第二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 

  2000年3月24日 周干峙参加市政府举行的观前地区二期工程咨询会。 

  2001年5月20-22日 周干峙出席苏州城市规划建设专家会会议,评审新区、观前、山塘三大规划。 

  2001年12月20-22日 周干峙出席苏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2001年度第二次会议,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及战略发展、相城区规划方案、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规划方案、南门路段详细规划设计和山塘历史街区启动区详细规划方案等5项内容作了咨询、审查和评选。 

  2002年4月30日  苏州规划专家咨询座谈会。建筑、规划、文博、园林方面专家周干峙、吴良镛、齐康、罗哲文、陆文夫、陈薇等分别参加座谈。 

  2001年5月 周干峙、齐康等规划咨询专家对《山塘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审定,并给予高度评价。 

  2002年9月19日 市规划局组织召开苏州市规划专家咨询会,研讨苏州城市战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周干峙等专家应邀参加会议。 

  2002年11月 贝聿铭领衔,贝氏建筑事务所完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概念设计出来后,得到两位院士吴良镛、周干峙先生的首肯:“我们认为新馆的设计既可与传统文物建筑周边环境稳妥地结合在一起,又有设计独自的风格”。 

  2002年12月10日  苏州市城市规划咨询会召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吴良镛等参加会议。 

  2003年9月28日  两院院士周干峙、吴良镛等多位专家教授,应邀出席2003年度苏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家对《拙政园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3年9月29日 周干峙、吴良镛两位院士及罗哲文、阮仪三、张泉、陈薇等著名专家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高层专家论证会。 

  2004年11月10日 苏州市召开推介会宣布,由周干峙、李道增等院士主持编制的苏州中央商务区平江新城规划,已经苏州市政府批准实施,开发建设已实质性启动。 

  2005年6月7日 应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之邀,郑孝燮及全国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两院院士周干峙等来到苏州,就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进行了考察和点评。  

  2006年6月10-12日 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及论坛在苏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崔俊芝、刘先林,以及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各城市代表和知名大企业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活动。 

  2006年10月6日  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原建设部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发来贺信、贺电,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竣工开馆表示祝贺。 

  2007年1月20-24日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等专家学者26人,来苏州审查《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07年8月7日 市委、市政府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中衡担任苏州市轨道交通技术审查咨询委员会高级顾问。 

  2010年5月28-30日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在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两院院士周干峙出席开幕仪式。 

  2010年6月13日  苏州市政府组织召开《虎丘周边地区综合改造规划》论证会。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为论证会专家组组长,周干峙说:“如果说虎丘是苏州的脸面,不如说虎丘处在苏州城市脸面的前额位置。” 

  2010年6月30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在相关人员陪同下,视察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周院士不顾高温酷暑,坚持步行对昆曲传习所、朴园、唐寅故居等地进行实地踏勘。 

  2010年10月10日 省住建厅在我市南园宾馆举行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专家论证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作为专家组成员,专程前往桃花坞片区进行考察并审读了规划文本,认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规划》“体现了将保护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优秀的规划设计”,“对各级文保项目、各类文保对象、控保建筑、历史建筑,以至古树名木、古桥古井、牌坊门楼,均有详细调查,由此提出的保护目标、要求也眉目清楚、切实可行。 ” 

  2010年11月26日 为期2天的“中国大城市交通规划研讨会”在苏州市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周干峙院作了题为“科学决策,按大交通观念做好综合系统规划,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演讲。 

  2012年10月13日 天赐庄片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专家论证会举行。两院院士、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等参加会议。 

  2012年12月 周干峙院士为天赐庄片区保护与利用工程方案把关。 

  2013年1月9-11日 苏州召开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周干峙、阮仪三、张杰、朱光亚、张松等一批国内著名专家出席。周干峙院士说:“苏州老城区三区合并成立姑苏区,又第一个在全国成立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这个时候要对古城继续深入保护利用,控规修编就很有必要。” 

  2013年9月27日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绿色生态城区系列专项规划中期成果专家咨询会暨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顺利召开。会议举行了苏州吴中太湖新城绿色生态城区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委员会由八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专家组成,周干峙被推举为专家组组长。 

(责任编辑:张楠)
关闭窗口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