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林励吾>纪念文章
祖国需要是动力
——访潮籍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林励吾
发布时间:2006-01-06 来源:汕头日报 蔡毓生 【字号:  

  他是炼油“先锋”,上世纪60年代带领科研组首次从大庆重油馏分中制出航空煤油,缓解了国家燃眉之急,中国“战鹰”得以飞翔蓝天。

  他曾为神舟飞船之“舵”———控制飞行姿态的肼分解催化剂研制倾注了大量心血,所培养的学生目前承担起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催化剂的研制工作。

  创新是他科研工作的“灵魂”。他带领课题组研制成功的催化剂,有的是达到国际水平的中国第一代产品,有的替代了原需从美国公司引进的催化剂,有的运用于实际生产,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生屡获科技大奖,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永远不竭的工作动力。”2005年11月,北京京丰宾馆。专程从大连赶来参加院士大会的林励吾,接受了记者的专访。76岁的林老,身材高大,两鬓斑白,精神矍铄。“最难忘小公园的百货大楼,小时候站在下面看,觉得真是一座高楼啊!离开家乡快60年了,潮汕话我还没忘,最近回汕头大学讲学,发现老师们里面,反倒是我会说一点家乡话。”林老开心地笑起来。祖籍潮阳、从小在汕头市区长大的他,念及家乡,情溢言表。

  攻坚克难———炼航空煤油让战鹰飞上蓝天

  林老一生智慧和精力,均付与祖国的催化科研事业。他科研生涯中第一场“硬仗”,干系重大的国防安全。

  解放初期,全国每年仅产十几万吨石油,1959年中苏关系紧张,从前苏联进口的石油产品尤其是军用油品数量锐减,出现了全国性油荒,许多汽车使用煤气做燃料,车顶背上了大气包,而一旦航空煤油被“卡脖子”,我国空军机群将陷入无法起飞的境地,中国的国防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大庆油田的发现,点燃了共和国经济崛起的希望之光。为了让祖国的战鹰“吃饱喝足”飞上蓝天,石油工业部组织全国从事炼油科研的20多个单位进行联合攻关,林励吾带领课题组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军令如山,压力空前。“当时,我提出从大庆含蜡重油通过加氢裂化生产低冰点航空煤油的方案,这项工艺技术在国外尚不成熟,技术引进没有可能,参考资料更无出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设备简陋,安装设备得自己找器材,设备坏了得自己修。”“小茶壶,搞不出什么大名堂!”外国专家嘲笑当时中国落后的炼油工艺。从一张白纸开始,中国科研人员要靠自主创新能力“杀出一条血路”。

  失败、再实验,再失败、再实验,“根本顾不上灰心,赶紧找原因,接着重来。为了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必须加倍奋斗,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成了‘小意思’。”1964年春节万家团圆之时,林励吾带领全组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催化剂进行寿命实验,在实验室中度过了节日。此后3个月,他带领全组人员日夜倒班,在自制的土设备中完成了2000小时的寿命实验,证明催化剂稳定性过关,为整个战役完成奠定了基础。

  一个个难关被攻下了,林励吾和战友们终于在实验室首次从大庆重油馏分中制出合格的航空煤油!

  他们和抚顺石油三厂合作在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实验直接进行半工业实验,再从半工业实验实现了30万吨的工业化生产,用5年时间创造了平地起家的“奇迹”。5年中,他和同事们在大庆最冷的时候度过了一个冬天,在抚顺简陋的工棚里一呆就是半年,冰天雪地中和同事们一道试车,搜集数据,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在大连与抚顺之间,林励吾不知道跑了多少个来回。他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从60年代到80年代连续20年应用于工业生产,为国家创造了4亿多元的利税。

  坚韧不拔———从零开始赢取全国科学大会奖

  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励吾全家下乡,在大连附近农村劳动。1970年开始,两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平静以对:“我的田种得不错!”1972年,他重回工作岗位,面对的却是一片“废墟”。

  实验室荒废,研究工作搁下了这么久,如何重建?“最难的是找任务,根据化工行业的需要,我到全国各地去找,最后确定的第一个任务是多金属重整催化剂项目,当时国外刚发展,国内工业上还是空白,我就组织一批人搞这个研究。”

  科研项目从无到有,实验室重建,没有什么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又是一次从零开始,又是一次奋发的腾越。

  凭着非凡的胆略和创新的勇气,他带领科研人员努力奋战,解决了催化剂制备及工艺操作中微量水控制等种种难题,短期内取得可喜的进展。

  林励吾以此参与了石油工业部组织的多金属重整催化剂会战,与合作者共同攻克此项开拓性的研究,取得辉煌战果———研制的多金属重整催化剂,在工业应用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代此类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并荣获石油部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数十年风风雨雨。林励吾在催化领域的每一次研究方向重大转折,都与国家工业建设的重大战略转移息息相关。在那些岁月里,他曾经吃在实验室、住在实验室,连续十几个小时观察和收集实验数据;为了科研的需要,刻苦攻读英文、俄文和德文;入迷地自学无线电技术,亲手解决实验当中的技术难题。1987年,他被确诊患上膀胱肿瘤,但仍坚持边治疗边工作,不耽误科研进度,硬是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

  是什么力量让林励吾对科研事业如此执著?他一句话回答:“祖国的需要,就是我永远不竭的工作动力。”

  倾注心力———为“神舟”造舵贡献卓著2003年10月16日清晨5点,时年74岁的林老守候在电视机前,静等“神舟”五号成功着陆的消息。他坚信“神舟”五号能安全、准确地着陆,并亲眼目睹了这令人振奋的历史性一刻。

  上世纪60年代末,大连化物所接受了为国家航天事业研制肼分解催化剂的任务。肼分解催化剂堪称“神舟”之舵,精确控制着飞船升空后飞行轨道和姿态的调整,对返回舱返回地面时的姿态也起到关键调整和控制作用。

  造“神舟”之舵,历尽艰辛险阻。肼分解催化剂的研制要接触毒性极强的肼及肼类化合物。70年代研究初期,实验环境非常简陋,现场每次做实验的时候,都会产生犹如飞行器起飞的巨大声音,一般人都会有五脏六腑被掏出来的感觉,并经常有爆炸和燃烧的危险,这些都成为从事航天催化剂研究科学家们的“背景音乐”。

  林老尽管未参加初期的工作,但为完成肼分解催化剂研制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80年代,林励吾担任化物所第8研究室室主任,从事肼分解催化剂研究的801组隶属于8室。801组遇到什么难题,他都与组里的同志一起研究对策。801组后来扩展为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室所有的成员对林老的付出至今难忘。他们深情地说,在研制肼分解催化剂发展的历史上,应该浓墨重彩地写上林励吾院士的名字。

  飞天梦想,千年夙愿。如今,“神六”成功升空,林励吾感慨殊深:化物所许多科研工作者为肼分解催化剂的研制工作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两弹一星”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神舟”飞船今天的成功。

  甘为人梯———“让年轻人从我们肩上登上世界高峰”

  谈到作为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素质时,林励吾用四个字概括:“求真务实”。他认为,“求真”就是要追求真理,追求现实最需要的东西,有目的性地去寻求创新。“务实”,就是不能好高骛远,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去工作。

  林励吾常说:“我们这一代人,如能充作人梯,让更多的年轻人从我们的肩膀上登上某些世界高峰,那也算是我们为中国科学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贡献出绵薄之力。”1989年,他刚满60岁,就毅然地从研究室主任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要把位置让给年轻人。”退下来后,他反而与挚爱的催化事业贴得更紧。年过花甲的林励吾重新做起了学生,到美国西北大学进修了半年。回国后,他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始终在科研第一线工作。

  在学生眼里,林励吾既是师长,又是朋友。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我从来不觉得学生对了我错了,是件‘掉链子’的事。”他一直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在科研上大胆创新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哺育英才,桃李天下。他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如今大多数已成为科研骨干力量,学生张涛就出任大连化物所的副所长、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的主任,领导科研人员开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肼分解催化剂的研制工作。

  桑梓情深———祝愿汕头成为“南海明珠”

  爱摄影,爱散步、游泳,爱听音乐、看足球,大学时还曾入选浙江省篮球队,林老兴趣广泛。他心中不变的,更是浓浓的乡情。

  林励吾从小在汕头成长,在市区上学直到小学2年级。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在战乱烟云中,他随家人辗转香港、上海;1949年在浙江大学读书,毕业后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

  阔别多年,林老十分眷念故乡。堂弟、堂侄目前仍居住汕头,他2001年首次回到家乡看望亲人。2005年春节,他还应邀为汕头大学的化学系博士生授课,在汕头住了两个星期。

  林老深情地说:“每次回到汕头都感到十分亲切,感觉家乡的变化很大,城市呈现现代化的气息。希望有机会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一点贡献,也祝愿汕头加快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步伐,成为南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5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