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柯俊>纪念文章
智识留青史 捐躯任解剖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源:广州日报 肖欢欢 【字号:  

  逝者

  8月8日,国际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柯俊在京逝世,享年101岁。

  “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贝茵体先生”……这些荣誉和光环,都属于同一个人——中国冶金学界的“一代宗师”柯俊。

  上世纪50年代,柯俊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60多年间,这位材料学巨擘桃李满天下。去世后,他还将遗体捐献给母校用作医学研究。拳拳爱国心,令人敬佩。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专访了柯俊院士生前的同事、学生、家人。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这位大师波澜壮阔的一生。

  虽然是暑假期间,但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依旧每天坚持上下班,这是柯俊生前定下的规矩。

  走得很突然

  生日时还大口吃蛋糕

  “柯老常说,做科研的人就不应该有暑假。”说起恩师柯俊,潜伟难掩悲伤。至今,那个西装革履、打着领带的白发老人还时常在他眼前浮现,“他每次出门都西装革履,皮鞋锃亮,人多的时候还会帮女士开门,非常绅士,他要求我们在外面也要穿正装。”潜伟有一次做学术报告,上台后不自觉地将手插在裤兜里,下台后就被柯俊严肃批评。

  潜伟说,老师的离世很突然。今年6月23日,他还为老师祝寿,当时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好,吃了很大一块蛋糕和一根雪糕。

  柯俊逝世后,将遗体捐献给母校武汉大学,用于医学研究。对于老师的做法,潜伟并不感到意外。潜伟说,柯老和夫人是在武汉大学读书时认识的,两人对母校特别有感情。柯老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有将自己的遗体用作医学研究的遗愿。      

  治学严谨

  将学生论文改了7遍

  潜伟是柯俊的“关门弟子”。1997年,他进入北科大读博时,柯俊已八旬高龄,但治学仍十分严谨。入学之初,柯俊就要求他阅读英文原著,每月写一篇阅读心得。

  2001年春,他将博士论文交给柯俊,很快就被改成了“大花脸”,从初稿到最后成稿,一共改了7次。改正之处包括章节结构、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就在答辩的前一天,柯俊还查出了几处小错,打电话叮嘱他,第二天在报告中要注意。这份带有老师笔迹的论文草稿,他到现在还留着,既作纪念,也作警示。

  “在学校,只要听说论文答辩的评委有柯俊院士,学生们就吓得两腿发抖,因为他实在太严格了。”潜伟笑着说,有一次,柯俊在参加一次论文答辩时,发现一张电子显微镜照片印反了,就毫不犹豫地投了反对票,结果这名学生答辩没通过。

  柯俊的学术作风让潜伟十分敬佩。他写论文,只要有其他人参与,都会把名字署上。柯俊常常告诉学生,如果没有考古工作者的劳动,他们就没有机会取来样品研究,所以写成文章后应该把考古工作者的名字署在前面,并且,只有考古工作者发表文章之后,他们才能发文章。30年来,潜伟和同事们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操守,“如今,很多论文作者为了争第一署名争得头破血流,柯老的做法无疑是一股清流。”

  不忘国耻

  颠沛流离中坚持学业

  潜伟说,柯俊和师母邱绪瑶的结婚纪念日是9月18日,目的是纪念九一八事变,不忘国耻。

  “先生常说,九一八事变是民族的奇耻大辱,必须牢记不忘。” 1931年9月,当时还不满15岁的柯俊进入沈阳的辽宁三中就读高中一年级,事变爆发半月后,学校被迫停课,师生们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他便与同学乘火车前往天津。因为人太多,坐火车时,他的身体一直半悬在车外,到山海关后,他才进了车厢。

  当时天津市政府安排流亡学生继续学业,柯俊被分到河北省立第一中学(今天津三中)学习。1937年7月7日,日军侵占卢沟桥,7月28日天津沦陷。9月,柯俊作为河北工业学院的肄业生注册进入武汉大学化学系继续学习。1938年,在武汉即将失守前夕,他从武汉大学正式毕业。

  1942年秋,柯俊被调往印度,他每周一到周四在印度最大钢铁厂——塔塔钢铁厂参观学习。1944年,柯俊获得了英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学金,怀着科技救国的梦想,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学习,开始了10年的旅英生活。

  拳拳爱国心

  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

  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此时,柯俊已是世界知名的金属物理学家。20世纪50年代,柯俊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因为首次在钢中发现了贝茵体切变机制,他成了贝茵体切变理论的创始人,他被称为“贝茵体先生”(Mr.Bain)。

  当时,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和印度国家冶金研究所等先后向他提出邀请,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1953年8月,柯俊携妻儿离开英国,踏上回国之路,途经印度,几经波折后来到香港,再进入广州。1954年,柯俊进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此生再没离开过这一岗位。20世纪50年代,他创立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20世纪70年代,他又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博士点。

  “老师的一腔报国之心处处可见,当时国内的条件很艰苦,一个月的工资可能连几斤猪肉都买不到,实验设备也非常简陋。但他心中所想,都是如何报效祖国。其实,当时他在国外任教,待遇和学术发展前景都比国内不知道好多少倍。”潜伟后来专门问过柯俊,如果重新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会不会选择回国,柯俊的回答很坚定,“肯定会回来。”

  柯俊经常以“陶冶”一词含义阐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与中国先进的制陶技术和冶金技术有关。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柯俊提出:“中国古代并非只有四大发明,而应该是十大发明。与传统四大发明相比,水稻、丝绸、中医中药、瓷器、生铁及生铁炼钢、马术马镫六项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更直接、更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生活简朴

  一辆自行车骑了40多年

  虽然柯俊在工作上是“黑脸包公”,但生活却极其简朴,除了看书,他几乎没什么其他兴趣爱好。每次到老师家中,潜伟都看到老师在看书。

  有一次,柯俊从科技馆出来,看到看门的老王,就上去和他打招呼,潜伟一脸诧异。柯俊告诉他,老王很了不起,20世纪50年代时在学校北门看门,苏联专家的车也敢拦下来,秉公办事,值得大家尊敬。有一次,潜伟陪柯俊一起去农贸市场买报纸,付钱后和小贩聊天,从生计营生到世界历史,足足聊了十多分钟。

  90多岁时,柯俊还每天骑着自行车,爬三楼上班。“我们都觉得太危险,但他却说没事,锻炼身体。那辆自行车是他从英国回国时专门从国外带回来了,骑了40多年,旧得不成样子。”

  曾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的李静波既是柯俊的学生,也是他的同事,1954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他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柯俊泡在实验室里,工作到晚上12时。后来才知道,柯俊是把英国大学教授的工作习惯带回了国内。“在英国,教授必须到实验室参加实验,带学生。”柯俊告诉他,教书如同卖桔子,如果筐子里桔子多,就不怕学生问各种问题。

  1988年7月,应英国文化协会邀请,李静波和柯俊到英国访问。有一天晚上,他看到柯俊行李中有几包方便面。柯俊笑着说:“有时回来太晚了,用它解决吃饭问题。”李静波当时深深被老师的勤俭折服,“他严谨求实、平易近人、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的思想和作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妹妹眼中的哥哥

  他是一本“百科全书”

  柯俊与弟弟柯伟、弟媳李依依三人同为两院院士,且均为金属材料物理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柯若俨是柯俊的大妹,比柯俊小7岁。至今说起柯俊,她眼中仍是满满的崇拜。

  在柯若俨眼里,柯俊就是个学富五车的“学霸”。哥哥从少年时代就酷爱读书,不只攻读专业书刊,还博览群书,国学、天文、历史、地理、医学都有涉猎,哥哥在她心中简直就是个圣人,“我作为一个从医近60年的临床医生,不得不为他丰富的医学知识而折服。我们家都戏称哥哥是‘百科全书’。”

  柯俊的二妹柯若仪对哥哥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他的豁达。“我这个大哥是铁打的。”1998年11月,81岁高龄的柯俊在印度班加洛尔印度科学院和印度金属学会访问讲学时因心肌梗死晕倒。柯若仪赶紧让女儿吕田赶往班加洛尔,将柯俊接回北京。柯若仪是著名的医生,她知道,哥哥的三支冠脉中,两支均有严重病变,以后恐怕不能工作了。但柯俊没多久又开始伏案,还主持会议,到处出差讲学。

  2006年底,柯俊被诊断出直肠癌。柯若仪坐立不安,“他得知自己得了直肠癌后很平静,毫无谈癌色变的感觉,有说有笑,还给我开起来玩笑。说他们大学老人有两位老教授都在89岁得了‘直肠癌’,手术后至今还活跃在岗位上,一位现已超过百岁。说起自己的病情,他好像在讲别人的事。”看哥哥如此镇定自若,柯若仪决定送哥哥去手术。最终,手术进行得很顺利,3天后,柯俊就转入普通病房,不到一个月就出院了。

  让柯俊的亲人们感到欣慰的是,大师已去,精神犹在。旨在奖励国内外在材料、科学技术史领域突出贡献优秀学者的“柯俊科技教育基金”犹在,将继续推动我国材料和科技史学科发展。

(责任编辑:陈丹)
关闭窗口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