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蒋锡夔>纪念文章
蒋锡夔:为祖国效力,我一点都不后悔
发布时间:2017-11-06 来源:科技日报 王春 刘禹 【字号:  

  有机化学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锡夔近日与世长辞。

  年轻时的蒋锡夔是“高富帅”。他出生名门望族,杭州著名景点花港观鱼内有一座“蒋庄”别墅,是他的家族产业,花港观鱼曾是他小时候的后花园。

  本可继承家业、富足一生的蒋锡夔,和有机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说:“我喜欢思考一些最基本、最本质的科学问题。”

  1948年,22岁的蒋锡夔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博士毕业后,本想回国的蒋锡夔受到阻挠,无奈只能进入凯劳格公司研究所工作。他一边等待机会,一边沉浸于研究,了解美国企业的科研特色。

  在自传中,蒋锡夔写道:“由于思国思亲,我也曾半夜枕湿……只要一有回国的机会,我可以马上辞职,立刻回国。”

  1955年初,蒋锡夔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回国申请。蒋锡夔说:“我懂得将来的中国是怎样地需要工业人才,也懂得自身气质适合于怎样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如何,他日为祖国人民服务,是已下了信心了。”

  不幸的是,蒋锡夔在“文革”期间落下了颈椎顽疾,后来只能坐轮椅上班。蒋锡夔的父亲病重时,曾问他后悔回国吗?蒋锡夔心平气和地说:“为祖国效力,我一点都不后悔。”

  唯有科学成果才能更真实地诠释一位科学家。

  将蒋锡夔与“两弹一星”联系在一起的是氟橡胶——一种国防军工中急需的新型特种材料,当时它属于美国等国对中国的禁运物品。

  艰难时刻,唯有自主研发。蒋锡夔临危受命,成为氟橡胶课题组组长。但研究初期实验室一穷二白。据统计,蒋锡夔实验室20多年间投入仅286万元,科研条件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即便这样,蒋锡夔依旧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蒋锡夔带领课题组经过6个月的艰苦攻关,研制出了一块白色的氟橡胶样品。

  然而,更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把试管中的氟橡胶样品转变成真正的军工产品氟橡胶。在蒋锡夔等人的带领下,仅用两个月,军工产品氟橡胶1号最终研制成功。

  尽管做了很多“有用的研究”,但蒋锡夔却念念不忘“没用的研究”。1971年,“无用的”基础研究基本停滞,蒋锡夔却提出了“文革”时期中科院首个基础研究课题组的方向——含氟烯烃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二三十年后,蒋锡夔团队的成果被美国《有机化学杂志》誉为“自由基化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蒋锡夔一贯认为,一个科学家的“德”比“才”更重要。蒋锡夔所强调的以德为先,不仅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还包含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作风。

  虽然对于科学本身蒋锡夔主张“按其道而行之”,但对待任何一个新的发现,蒋锡夔却鼓励怀疑和自我否定,既要有坚持真理的决心,又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在上海有机所办公室楼下的台阶旁,有一段“院士扶手”,是专门为了方便老院士进出设置的。早在2002年就已淡出科研一线的蒋锡夔,依旧坚持每天早上8点半准时出现在“院士扶手”边,蹒跚而上。如今,“院士扶手”旁,再也看不到蒋锡夔的身影,但他的科研成果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窗口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