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蒋锡夔>纪念文章
真善美,是他一生的追求——缅怀著名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蒋锡夔
发布时间:2018-03-23 来源:上海科协 【字号: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荣誉委员,上海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蒋锡夔,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8月1日上午9时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噩耗传来,记者眼前又浮现起2006年采访蒋锡夔先生的场景。当时,他刚刚获得了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由于身体原因,蒋锡夔先生并没有直接与我们一大群记者面对面交流。然而,在同事、学生的谈话中,在专门记录其事迹的传记中,在他的办公室参观中,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的科学大家,跃然于记者的眼前。直到今天,这一形象还是如此鲜活和生动,还会让我感动。

  “高富帅”难舍祖国与父母

  对于蒋锡夔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传记资料中的一张花港观鱼图片。这一杭州的著名景点与他有什么关系?这让我有些好奇。仔细翻看资料才发现,蒋锡夔出生名门望族,花港观鱼内有一座“蒋庄”别墅,是他的家族产业。解放后,蒋锡夔的父亲蒋国榜将“蒋庄”捐献给了国家。有一位资深老记者开玩笑地对我说:“花港观鱼是蒋锡夔小时候的后花园。”而蒋锡夔先生年轻时“高富帅”的印象,就深深地印在了记者的记忆中。

  事实上,富裕的家境、良好的教育对蒋锡夔走上科学道路有着不小的影响。他曾说过:“我喜欢思考一些最基本、最本质的科学问题。”这种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主要受其母亲的影响。当蒋锡夔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没有继承家业,却留校担任助教,研究方向是有机化学理论。

  1948年,22岁的蒋锡夔踏上了远赴美国求学之路。扎实的知识基础加上超群的智慧和勤奋,他很快在美国的大学崭露头角。导师曾拿着他的论文对美国学生惊叹:“一个中国学生竟可以写出如此优秀的论文!”

  1952年,蒋锡夔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当时抗美援朝尚未结束,美国禁止理工农医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只允许留美工作。经导师推荐,蒋锡夔进入跨国化工企业凯劳格公司工作。在其后3年中,他的科研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仅完成了产品的工业优化设计,申请了美国专利,后来又设计出一套全新的化学反应式。这项基础科研成果至今仍然在工业生产中使用。

  1955年,当蒋锡夔提出回中国的申请时,美国移民局官员告诉他,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加入美国籍,甚至还能拥有一位美国太太。但蒋锡夔的心中一直回响着出国前父母的叮嘱:学成后一定回国,一奉献祖国,二孝敬父母。

  无论是面对中国这个大家,还是面对父母的小家,都让这位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科学家魂牵梦萦,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国之路也就在情理之中。

  镌刻在“两弹一星”功勋章上

  解读科学成果,是诠释一位科学家的最重要部分。2003年获得连续4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蒋锡夔曾对集中采访的记者们上了一堂科普课,结果记者们还是一头雾水;但当蒋锡夔先生的科研成果与“两弹一星”这样家喻户晓的名词联系在一起时,一种“高大上”的感觉顿时扑面而来,其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将蒋锡夔与“两弹一星”联系在一起的是氟橡胶——一种必不可少的新型材料。当时,氟橡胶是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急需的特种材料,是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第一禁运的物品。为了自行研制氟橡胶制品,蒋锡夔临危受命,成为新成立的氟橡胶课题组组长。

  由于蒋锡夔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机反应机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他带领课题组分别确立了两条合成路线,还大胆地提出以其中的某一条路线作为重点加以试验。通过5个月的反复试验,他们合成出了单体原料——全氟丙烯和偏氟乙烯。紧接着,聚合反应的试验工作开始了。又经过6个月的艰苦努力,蒋锡夔课题组研制出了一块白色的氟橡胶样品。

  接下来,更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试管中的氟橡胶样品转变成真正的军工产品氟橡胶。从1959年7月起,中国最前沿的科研单位包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等等,纷纷派遣科研人员与上海有机氟化工厂的生产技术人员一起,全力以赴在上海进行技术攻关。在蒋锡夔等人的带领下,经过短短两个月的奋力拼搏,军工产品氟橡胶1号最终研制成功。

  1963年7月,蒋锡夔等氟橡胶课题组的科研骨干调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他们相继参与并研制出了四氟乙烯与六氟丙烯共聚的F46、四氟乙烯与乙烯共聚的FS40、四氟乙烯与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的F246等。这些新产品都是当时中国发展原子能工业及研制导弹和火箭所必需的原料。

  “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蒋锡夔眼中却是一项再平凡不过的研究而已。早在1981年,蒋锡夔的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一个不符合一般规律的现象。蒋锡夔敏锐意识到这一现象背后是一片未知的领域。他带领课题组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连续发表相关论文,引发了学界的轰动。美国《有机化学杂志》评价蒋锡夔的成果是“自由基化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科学精神铸就“信仰扶手”

  2006年,记者曾走进蒋锡夔先生的办公室。说实话,办公室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并没有那么深刻,大体上就是各种各样的中英文书籍占据了主要位置;反而是在办公室楼下的台阶旁的一段不锈钢扶手的故事很有趣。

  有机所的工作人员笑着说,这个扶手是“院士扶手”,专门为了方便老院士们进出而设置的。早在2002年就已经淡出科研一线的蒋锡夔先生,因为身体疾病而行动不便,但依然会在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8天半准时出现在“院士扶手”边,蹒跚而上。然后,他会花半天时间在办公室里看英文文献。对于蒋锡夔先生而言,这是生活规律的一部分。而对于科研规律,他有着更深的理解。

  蒋锡夔一贯认为,一个科学家的“德”比他的“才”更重要,他把“道德为人之本”或“以德为先”作为宗旨和言行标准。蒋锡夔所强调的以德为先,不仅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包含着科学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从不追求发表科研文章的数量,而是强调要保证科研文章的质量。

  蒋锡夔在科研工作中经常对他的研究生说:对待科学研究中的某一个新发现,不仅需要寻找更多的旁证去支持它,更需要的是去怀疑它,甚至设计一些实验去考验它、否定它。他强调,作为一名一流的科学家,既要有坚持真理的决心,又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如今,“院士扶手”旁再也看不到蒋锡夔先生的身影,但他的科学精神将成为中国年轻科学家们共同的“信仰扶手”。

(责任编辑:程博)
关闭窗口
© 1996 - 2018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