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习·体会
紫金山天文台周康敏南仁东先生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7-11-02 来源: 【字号:  

  9月15日23时23分,FAST(500米口径球面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在距离“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落成启用一周年还有10天的时候,FAST永远失去了给予他生命的“父亲”。

  1945年出生的南仁东先生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1963年,他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称号,并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上大学后的南仁东对一切自己不会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并不是整天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而是什么都想学一学,于是他对开山放炮,电镀,锻造,机械加工都非常了解,他旺盛的求知欲和强大的自学能力使得他的一位自诩为“学霸”的学弟自叹不如,同时也正是这些全面的知识储备让南仁东在将来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FAST望远镜的建造。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南仁东在东北的一个无线电厂一干就是十年,做了一段时间科长后,南仁东对宇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考取了天文学的研究生,从此踏上了寻找宇宙奥秘的道路。

  南仁东的天文生涯几乎全部倾注在了“FAST”望远镜上,他的同事和学生评价南仁东说“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这件事的起因发生在1993年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当时科学家们提出要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的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息。听到这个想法后,时任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在脑海中蹦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咱们也建一个吧”。于是,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开始在中国西南的大山中跋涉,历经千辛万苦,踏遍贵州上百个窝凼后终于确定了FAST的建造台址。选址后南仁东又经历了举步维艰的到处游说,为FAST项目到处拉资金找赞助,前后当了十年的“推销员”才让FAST项目渐成名气,到2006年终于立项成功。在这个过程中,南仁东充分体现了他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立项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件在外人看来无比艰难,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南仁东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付出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最终完成了FAST望远镜的成功建造,这种执着追求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一辈的科研人员敬佩,学习!

  从1994年提出设想,到艰难的选址,再到攻克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南仁东在FAST望远镜的建造过程中几乎事事亲力亲为。人们常说术业有专攻,在FAST项目里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学,有人不懂金属工艺,有人不会画图,有人不懂无线电,但南仁东偏偏几乎都懂。他的学生岳友岭曾经说过,在FAST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我们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老师自己提出了特殊工艺,后来支撑起FAST的外形。”南仁东的全能源自他旺盛的求知欲和强大的自学能力,而这两者恰恰是我们青年科研人员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南仁东用他一生的表率为我们树立的不朽的榜样!

  南仁东的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FAST是目前国际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其灵敏度比德国伯恩100米望远镜提高了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FAST索网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变位工作方式的索网体系。在索网技术攻克过程中形成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其中发明专利7项,这些成果对我国索结构工程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提升作用。这些数字背后都是南仁东及其团队坚持开拓创新的成就,这种创新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是国家强盛之基,是民族进步之魂!

  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说一般,南仁东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南仁东为了中国“天眼”贡献了自己一生的力量,FAST望远镜的建成归功于他的执着追求,他的锲而不舍和他的开拓创新,这些精神将会深深的影响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激励我们探索更远的宇宙,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