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习·体会
南京地理所吴召仕南仁东先生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7-11-02 来源: 【字号: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是的,社会千奇百怪,人们的社会观、价值观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虽有往复,但庆幸我们国家总有一些人不断给我们传递正能量。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先生不幸离世,一位为祖国、为世界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内心悲痛不已。南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这一沉甸甸和国人为之自豪的重大成果,更是他作为一位科学家所具备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坚持的科学精神以及高尚情操与杰出品格。

  南老的同事、学生不断讲述其生前故事,其中有一点最使我感动,那就是他对祖国的责任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仁东先生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射电望远镜的梦想,孜孜不倦,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生命。他的付出成就了“中国天眼”—世界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使中国在天文领域领先世界20、30年。南老曾经对他的同事说过,等这个项目立项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以此不断鼓励团队不断前行。而据他的同事回忆,在天眼项目立项后,南老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这是由于南老感觉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一种什么样的责任,如果这个项目实施不顺利,他无颜面对祖国。他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天眼项目一天的费用大概是人民币11万元,倘若这个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不严格把关,造成其故障频发,影响其使用,这会将对国家经费的极大浪费。此外,南老深知,待天眼项目完成时,中外合作将日趋增加。天眼运行不畅势必会影响中国在世界天文领域的口碑。正是出于这些方方面面的考虑,南老对天眼的设计和施工要求越来越高,误差一降再降,身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了。然而,南老本不必这样,他有着比国内收入高得多的工作。他的学生回忆,南老之前身体很好,如果不是因为天眼,他至少多活10年。而正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南老为天眼鞠躬尽瘁,奉献了自己。如果时间再来一次,我们都会相信南先生还是会回来打造中国天眼。

  满满的科学精神是南老留给我们的又一重要精神财富。从1993年有了建设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想法后,南老20多年只执着于干这一件事,光选址他就跑了11年。这其中折射出了南老对心中理想和目标的坚持。起初,建设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想法并不被看好,选址、施工难度、经费等都是摆在南老面前的挡路虎。南老正是凭借超越常人的执着精神,一步步将困难一一解决,将不可能慢慢变为可能。南老身上的这种对科学的坚持正是我们这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身上普遍缺乏的科学品质。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在各自的领域更早更快的取得成绩,从而声名远播。然而,细活必慢工。只有对各自领域长期不懈的研究和探索,才能使我们发现和解释未知,进而使我们的研究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南老20多年的坚持不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我们终生受益,用之不尽。

  打铁还需自身硬,南老能带领团队打造中国天眼,还源于他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不断学习的精神。在他的助理姜鹏看来,术业有专攻,在FAST项目里,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学,有人不懂金属工艺,有人不会画图,有人不懂无线电。“这几样你能懂一两个就算不错了,但偏偏南老师几乎都懂。”除了在清华大学学习无线电专业知识外,在工厂中,南老也不断和工人朋友学习各种技术。这些技艺都在日后的设计图纸审核和施工过程中排上了大用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锁网变形,既要受力,又要变形,这在工业界没有什么现成技术可以依赖。国家标准是10万次伸缩,而FAST需要200万次的伸缩,南老自己提出的特殊工艺支撑起FAST的外形。据南老的同事和学生回忆,南老是技术保证,只要有问题,请教南老都会得到解决,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果我们都能像南老学习注重基础知识,就不愁自己的专业方向没有发展。如果我们都能像南老那样继续学习,我们就能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从而实现各自领域的突破。

  此外,南老不仅在学术上贡献卓越,其对同事、学生更是关怀备至。这使人不禁感叹,这样一位大科学家还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心中更是也肃然起敬。

  感谢南老,您给我们留下了天眼,使我们在天文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您向我们传递了社会责任感和伟大的科学精神以及人格魅力,您用言传身教向我们展示如何在各自专业发展并有所成就,进而为祖国伟大的复兴梦添砖加瓦。祝您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