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追忆悼念
何泽慧和她的中学
发布时间:2007-08-15 来源:人民日报 《大地》杂志 【字号:  

何泽慧与丈夫钱三强同为我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被称作中国的居里夫妇。何泽慧原籍山西灵石,生于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 学工程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 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力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 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8月3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我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92岁的何泽慧老人。新华社的报道中写道:“‘我知道,坐在这里(指何泽慧家)就想起很多事来。’温家 宝说,‘这里留下了记忆,也留下了精神。钱三强和您,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报道中还写到:“温家宝关切地询问何泽慧的生活情况,嘱托钱民协照顾 好老人,也叮嘱老人保重身体:‘希望明年看您时仍然这么健康。’‘一定会的,说不定身上坏的东西都修好了呢。’何泽慧幽默地说。”何泽慧的母校苏州十中的师生们见 到这篇报道,为何泽慧这位老校友的健康而高兴,他们也像共和国总理那样,从心底里说: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我们的老校友——何泽慧。

1994年10月22日,秋天,黄昏时分,一位穿着灰色两用衫的老年妇女走进了苏州市第十中学,边走边问,穿过中心教学区,来到了学校的西花园。她环视了一下园内的景 色:小山、亭子和耸立在水池之中的假山瑞云峰,似乎在温习什么,寻找什么。略微迟疑了一下,就沿着一条环绕中心草坪的道路,走过去,又走回来。在花园西北边的一座 紫藤架旁停下来,端详着路旁一块摩崖石刻,弯下身子,伸出手去抚摸,辨认上面镌刻的文字。

石刻盖上了些青苔,但字迹仍能依稀辨认得出。石块顶部的篆刻和后边的题款是:

仁慈明敏壬申级训何泽慧篆石刻正面文字小了一些,要俯下身子去看,辨认起来很有些困难,然而老人似乎很熟悉,低声在念叨着。

课余时,师生们在这里散步、谈天、看书。老人的风度和行为举止,引起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注意,有人去告诉校长。

学校领导出场了。经过一番交谈,弄清楚这位老人就是这块石刻的篆额者何泽慧,振华女子中学——这所中学的前身壬申级的毕业生。壬申年,公元1932年。

何泽慧记得自己从这所学校毕业时,才18岁,此次重来已经82岁。岁月无情,改变了人的容颜;岁月有情,剥夺不了对青春的记忆。

64年来,何泽慧经历了太多的事。从这所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夕,从清华大学毕业,名列前茅。她原想毕业后到 南京军工署去工作,制造和改进武器去打击敌人,但因为是女性受到歧视,教师不肯举荐,壮志难酬。于是只能远赴德国,学习弹道学,待学成后再报效祖国。不意在留德学 习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隔断了她与祖国亲人的联系,更不必说回到祖国。于是只能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准备将来能为祖国作出贡献。1940年,从德国柏林 高等工业大学毕业获得工程博士学位。1940年以后,在柏林西门子工厂实验室、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于此期间,她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 交换能量的碰撞现象。二战结束后,1946年,何泽慧与钱三强结婚。婚后,两人一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居里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他们共同发现并研 究了铀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1948年,夫妇俩谢绝了师友的挽留,回到了祖国,从事物理研究。一位科学家能在某个方面取得进展已经很了不 起,但何泽慧在很多领域中,都取得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1932 年,离开振华女子中学时,何泽慧还是一个稚气未脱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姑娘;1994年重返母校,已是鬓发星星,行动迟缓的老人。当年她带着青春的梦想走出校门; 而今带着丰硕的成果和荣誉归来。何泽慧早已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在物理学上的研究和发现,已经记入世界科学史;她和丈夫 钱三强为我国的两弹一星研 制所作出的贡献,也彪炳于共和国的史册。

何泽慧,是这所学校引为骄傲的名字,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经常用来激励学生的名字。母校一直记住从这里走出去的这位女学生,注视着她每一点的成就。

  故园母校

何泽慧老人,这次是参加苏州市人民政府受赠网狮园仪式而来的,网狮园原是何家的产业,解放初期就献给国家了,但一直没有办手续,这次是补办。难得的机会,分散在 国内外的何氏家人都来了,聚首于昔日的家园。网狮园与苏州十中只有一河之隔,于是在仪式举行过之后,她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母校。

这次重访母校,如果她向地方政府表述自己的意愿,或者进入学校时透露一下自己的身份,必然会引起全校轰动。可是她只想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重温62年前的情 景:看着刚点上朱红色的篆额、才抹上绿色碑文的石头,走上花园里新铺好的煤屑环道,扶着竖立没有多久的紫藤架,看着初绽的紫藤花,同全班少女们一起跳着笑着。欣慰 终于能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装点母校,用摩崖石刻、紫藤架和环道作为献给母校礼物,完全忘却即将分手的感伤。

可是仍旧被认出来了,自然免不了被邀约去和师生们座谈。在会上,何泽慧简单地说了几句开场白:“……我自己的孩子也快五十岁了。所以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要求。 要我谈六十年前的事情,是不是?我们那个时候哪有这样。我今天进来就都不认识了。那时候我们住宿舍,在后边那个宿舍。住楼上,楼上可以看楼下,楼板有那么宽的缝 的。所以你要我讲多少年前的事……你们有什么问题,你来问,我来解答。”

她和像当年自己一样的年轻人交谈,要帮这些半大的孩子,跨越时间之流,进入自己生活过的年代。

孩子毕竟是孩子,所提的问题,离不开他们自己的经验范围。诸如你那时的课业负担是不是像今天这样重,你当时有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又是如何争分夺秒学习的,等等。 孩子们是想从何泽慧老人这里找到一本学习金典。

然而,何泽慧最想告诉他们的是,自己人生航船最早的一段历程,个人和这所学校结下的情缘。

  江南清华预科班

何泽慧和这所中学的情缘,需要从她的上一辈人说起,要追溯到上世纪初年。她的父亲何澄是一位文物鉴赏家,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就买下了 苏州网狮园,在那里定居,并担任振华女子学校的校董。何澄的妻子王季山是振华女子学校创始人王谢长达的四女儿,王季山的三姐就是后来继其母担任校长的王季玉。王氏 母女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和妇女活动家。何澄敬仰王氏母女纾家办学的热忱,特别信服王季玉的办学观念,把自己的八位子女都陆续送到振华就读。这八位子女后来 都事业有成,现在都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1920年,6岁的何泽慧进入振华女子学校。此时已是姨妈王季玉掌校。她在振华女子学校前后待了12年,从小学一年级读到高中毕业。

振华女子学校很重视理科教学和英语教学,数理化都是应用国外原版教材,要求也比教会学校和公立中学高。何泽慧就是在振华女校打下很好的理科和英语学习基础的。正  如何泽慧在回答学生提问时所说:那时候“除了国语,还有地理什么的,这些都是中文的。数学啦,物理啦,反正高中的好些课本都是英文的。”“英文么也是选读什么名  著……一本小说,就叫我们写它的大概,写摘要。”何泽慧学习英语的方法,也有些特别。她说:“那时候一本厚书,我还得从头看起来?不看的。我就看它后面,看它的索  引或生词表,我就用它的单词编成一个故事。” 

振华女子学校,也并不是把西方教育简单地搬用到中国来。在向自己母校蒙特豪里尤科女子学院一次书面汇报中,王季玉引用了母亲王谢长达的话:“我们不能让西方教育 完全替代东方文明,而是应该让它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在振华女子学校课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女学生们仍然要读中国儒家经典《论语》、《孟 子》。国文科的教师都是一时之选,如著名版本学家王謇,现代作家叶圣陶、苏雪林等。何泽慧在振华女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从她“仁慈明敏”篆额的几个大字看, 苍劲有力,有着很好的汉篆功底。学校里至今还保存着何泽慧高中时代的几篇作文:一篇是纪念亡友的悼文,一篇级史,一篇杭州游记,一首记游的律诗。从这些文字中可以 看出,少女时代的何泽慧,胸襟开阔,很重感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管是用文言写的,还是用语体写的,都理畅词达,涉笔成趣。如《旅游杭州记》一文中写登北高峰所 见所感:

 

……北高峰至矣。于是俯仰徘徊,纵览六合,见夫天垂如盖,日悬如燧,众山断续环拱,如砺如拳,川海萦回,若带若线。东海、钱塘、天目、武林诸胜,亦无不历历在目焉。

观察体物的贴切,联想想象的奇妙,文笔的活泼灵动,令人击节称赞。玩味一番,觉得文章似乎得到韩愈《画记》的神韵,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17岁的少女之手。何泽 慧在这所女子中学中理科和文科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抗日战争以前,有一年振华女子学校高中毕业班,二十多个女生中就有五名考入了清华大学。当时有个说法,“北有清华,南有振华”,振华女子学校一时被认为是江南的 清华“预备班”。在振华这所女子学校走出去的,不仅有像何泽慧一样的科学家,如物理学家李政道、王明贞、农学家沈骊英,还有社会学家费孝通、记者彭子冈、作家杨绛 等。

振华女校校长王季玉认为女子教育不应该忽视现在的社会状况和现代的潮流,应该具有国家观念。她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当时日本侵略日益深入、祖国危在旦夕的严峻形 势,引导学生参加救亡运动,带领她们出去为抗日战士募捐,去医院看护伤员。何泽慧在《级史》也记下了一笔:高三“这一年为了注重抗日工作的缘故,对于级会没有什么 特别的进展”。王季玉自己也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人,她拒绝日寇汉奸的诱降,甘守清贫,在孤岛时期的上海坚持办学,作家杨绛一度担任过上海振华分校校长。

何泽慧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以后,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弹道学,乃至她把毕生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正是基于她在中小学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她在答苏州十中 学生问中说,自己倾情于物理学,要出国去学习弹道学,就是“因为日本人欺负我们,我想回来打日本”。

何泽慧师从过许多世界级的大师,也曾于一些世界名校就读或从事研究,但是最难忘却的还是在振华女校的那段日子,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那经常留连于其中 风景秀丽的西花园。

故人星散,师长也想必大多过世,何泽慧重回母校,能够寻到的也许只有故园中的一些留痕。

何泽慧在座谈会上曾表示有生之年还要再来。她与苏州市十中师生订下了百年之约,就是说,在2006年母校百年校庆的时候再回访母校。

2006年10月,校庆的日子快到了,苏州十中人期盼着何泽慧的归来,可是人们失望了,何泽慧因为跌坏了腿,行动不方便,不能践约。可是她家的兄弟姐妹子侄都来了, 从国内外各个地方汇聚到苏州十中,一共十七人,俨然是一个庞大的代表团。何泽慧也为母校献上了自己的题词:“爱国奋进”。用的是楷书,遒劲有力,仍镌刻于石上,置 放在西花园的东南面,与西北部的“仁慈明敏”的篆刻遥遥相应。从“仁慈明敏”到“爱国奋进”,这是一个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女学生的人生领悟,是她要告诉现在和将来 的校友们要记住的话,也道出了她和这所普通中学的毕世情缘。

 
人民日报《大地》杂志 ( 2007-08-15 第16期 )
关闭窗口
©1996 - 2011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