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马大猷>纪念文章
追忆马大猷院士:大音希声
发布时间:2012-07-21 来源:中国科学报 陆琦 【字号:  
  

他,贡献了世界声学界中关于波动声学的一个基本公式,是室内简正波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发明了已在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微穿孔板吸声体。

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声学综合研究基地,组建了中国第一批建筑声学研究队伍。

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12年7月17日8时40分,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国际著名声学家、中国现代声学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中科院资深院士马大猷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7岁。

大道至简

“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工作,也就是进行声学研究。”马大猷曾在一篇自述中如是说。

他于1937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声学家努特森教授指导下开始科研生涯。

一年后,马大猷的名字便开始出现在世界声学界。

他用直接计算的方法,得到一个更为简单的简正频率分布的公式,被认为贡献了世界声学史上关于“波动声学的一个基本公式”。同年转到哈佛大学,参与“矩形室中声衰变的分析”研究。

“从学问上讲,马先生可谓‘大道至简、灼见真知’。他追求简单,抓住要害。”马大猷的学生、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田静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1940年,马大猷博士毕业,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个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随后,他毅然选择了归国效力。

“他当时的理想就是知识救国。”时至今日,马大猷的学术秘书、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柯豪仍被马大猷的爱国精神所深深感动。

1956年,马大猷参加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制定工作,提出发展中国声学事业的建议,在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内组建声学研究室并担任室主任,亲自设计并领导建造了包括消声室、混响室、隔声室和水池实验室在内的大型声学实验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声学综合研究基地。

1959年,马大猷担任人民大会堂音质总设计师,他提出的分散声源和联结立体声系统成功解决了容积9万立方米、容纳观众1万人的世界第一大厅堂中的扩声问题。在这之前,声学从未在这么大的空间得以应用。谁能想到,那时的中国声学研究才起步三四年。

知行合一

1965年,在承担导弹发射竖井吸声系统研究任务期间,马大猷发明了耐高温、潮湿,具有高吸声系数且造价低廉的微穿孔板,超越了当时国际通用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在实际发射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马大猷本想趁热打铁,对微穿孔板技术作系统的理论总结,可是“文革”迫使他不得不停了下来。尽管“文革”风雨如磐,马大猷仍然没有放弃对声学的不懈思考。

经过多年继续研究,马大猷阐述微穿孔板理论的第一篇论文,终于在1975年复刊的《中国科学》第一期上发表。

“尽管当时发表的是中文论文,但2000年后引用率不断上升。最近的国际声学大会还设立专题讨论马先生的微穿孔板理论。”马大猷学生、中科院声学所通信声学实验室主任李晓东说。

中科院声学所所长王小民告诉记者,直到2000年,马大猷已将近90高龄,还在努力将简正波理论加以物理上的阐释,试图给出更清晰的物理图像。“在当前比较浮躁的科研氛围下,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学习的。”

耄耋之年,马大猷还带领青年学者进入非线性声学领域,在大振幅驻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教授”至上

“在我的思想里,大学最高的就是教授,而不是任何别的职位。”教授,一直是马大猷最看重的称呼。

27岁成为西南联大当时最年轻的教授;31岁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首任院长,成为当时全国著名工学院中最年轻的院长。

马大猷当年正是以西南联大教授的身份,吸引了白族姑娘王荣和。这位心地善良的医科学生,成为他终生的伴侣。

无论是在子女还是学生的眼中,马大猷都是位严师。

他的儿子马晓非说:“父亲性格严肃,难免会令人敬而远之。”

“马先生对学生要求很高,他的博士生基本是五六年以上才能毕业。”李晓东说,“几十年间带的研究生不到40个。”

马大猷的学生都很庆幸能够师从于他,因为从他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他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面对我国科技界呈现出的浮躁情绪,他十分担忧,先后6次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信,呼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我国现代声学事业的开拓者,马大猷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关闭窗口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