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朱光亚>纪念文章
朱光亚 以高尚情操滋养着孩子们
发布时间:2012-03-27 来源:中国妇女报 【字号:  
  

人物档案

朱光亚(1924年~2011年),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0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地教授物理学并组织筹建物理学研究所。1956年,他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是中国原子弹、氢弹科技攻关组织领导者之一。曾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和研制,后又相继组织实施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筹建、核燃料的生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项目的研究开发计划,并参与了“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筹建工作。为我国核事业的教育、试验、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思想和建议,为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实现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曾获何梁何利基金1996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2年当选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伴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这是今年2月3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上,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已故科学家朱光亚的颁奖辞。颁奖,或许来的迟了一些。那天,朱光亚的长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明远代父亲领回了奖杯。所有了解朱光亚的人,都觉得他没有走远,就像那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行星一样,永远闪耀在世人心中。朱明远说:“父亲无时无刻不在以纯洁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提升着我们的人生境界,这也是父亲一生不断默默地为我们送出的礼物。”

是严父也是慈父

1924年12月25日,朱光亚生于湖北宜昌。从中学起,他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41年至1945年,他先后在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毕业后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1946年,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3名科学家赴美考察;吴大猷推举两名助手同行,一名是李政道,另一名就是朱光亚。

朱明远回忆道:“到美国不久,父亲就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美国根本不想对中国公开原子能技术。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同年9月,他进入吴大猷的母校密执安大学,从事核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在核物理学的天地里,他刻苦学习,以全A的成绩连续4年获得奖学金,并发表了多篇优秀论文,顺利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父亲与我们的母亲——就读于密执安大学化学系的许慧君相识相恋了。母亲出身于当时的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许崇清曾担任广东省中山大学校长多年;母亲的外公廖仲舒是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亲哥哥。1950年,已经回国的父亲和母亲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婚后,父母生了我们姐弟3人:朱明燕、朱明远和朱明骏。”

“父亲的工作是绝密级的。院里其他叔叔、阿姨也一样。我们只知道父亲是研究物理学的。在家里,他从来不讲自己做什么工作。我们只知道父亲经常去西北地区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几个月。记得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后,《人民日报》发了号外,整个北京城一片欢腾。在学校,老师安排就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写一篇作文。我在作文里提到向我国的科学家学习、致敬。这篇作文被父亲看到了,他马上严肃地对我说,核试验成功不只是科学家的功劳,你去看看新闻报道是怎么说的,那是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父亲在搞原子弹、氢弹,是我们猜出来的。大概是1967年的一天,院子里的一群孩子聚在一起聊天。记不清是谁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没有人能答出来。有人说,咱们回忆一下,是不是每次核试验,大家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北京?大家一验证,果然,大家的爸爸、妈妈都在出差,而且都是去了西北地区。确认了这个事实,大家感到非常神圣,静静地坐了好长一段时间。”

在朱明远眼中,父亲虽严于律己,但他是一位慈父,细心呵护着家人。据朱明远回忆,在没有空调的年月,夏天全家人吃饭,围坐一桌,只要父亲在家,他都会亲自为大家摆好家中的台式电风扇。当电风扇转起来时,他还要观察风扇摆头时是否能吹到大家,因为这样全桌人才会都感受到清凉。要是电风扇只往一个方向吹,他就会放下碗筷去调整角度,而且是不厌其烦。而且父亲很细腻,有空闲的时候,他会买菜、砍柴、做家务。而亲情,也许就体现在这些琐碎而具体的小事情中。

父亲认真严谨的做事风格影响着我们

朱明远说,在我们眼里,父亲对我们的管教很严格。但他的方式也很特别,他绝对不搞家长式、训斥式的管教,而是以自身行为来规范与引导我们。

比如说话的准确性,在他那里绝对没有“差不多”“大概齐”之类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必须把事情说准确、讲清楚。还有就是做事的认真、精细,即使是每天看过的报纸,也都要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整齐,而绝不允许随意一丢。其实,这种做事的条理性,能减少很多生活中的无效劳动。

朱明远对父亲的回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亲的认真细致。在他看来,父亲的这种认真细致已经到了一种“极致”。作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父亲做任何事都像做物理实验一样细致认真。所有和他共事过的人,都对他批阅文件的风格深有感触。他批阅文件就像老师批改作业一样,不但修改内容,连病句、错字甚至标点符号都认真修改,而且字迹工整。许多机关干部至今都保存着他批示的手迹,留作纪念。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做事也像做物理实验一样认真严谨。他为他的每个衣服箱子都建立了登记卡片,箱子里放的是冬装还是夏装、军装还是便装,一目了然,找东西从来不会手忙脚乱。

朱明远讲了一件事,一次父亲在外面开会,让秘书回家取一份文件。“父亲告诉秘书说,那份文件在第几个保险柜,第几格,从左到右第几摞,从上往下数第几份。”

朱明远说:“记得小时候父亲喜欢用铅笔批改文件,所以他抽屉里就有好多铅笔、橡皮等,我有时悄悄到父亲的抽屉里拿支铅笔来用,结果很快就会被父亲发现。”朱明远表示,在这方面父亲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工作中,朱明远的细心在同事中一直是有口皆碑的。但在家里却常被父亲说是“马大哈”。朱明远不由感慨,要做到父亲那样的严谨细致真是太难了。

父亲的惜物与爱物,是我们的榜样

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考上教育部公派留学生,即将出国留学,可结婚毕竟是我们的终身大事。于是,我和未婚妻小英商量,婚事从简,俭朴为本。我们把这个想法讲给父母,得到了他们的赞许,特别是父亲会心地笑了。

父亲送给我们一件既实用又很有意思的礼物,那是一台在那个年代不多见的国产多功能收录机。父亲还在上面贴了一个小纸条,用他那工整秀气的小字,写下了对我们新婚的祝福,接下来就是对这台机器的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的嘱咐,让我们更充分地使用和体会到这台机器的多种用途。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父亲送我们这件礼物不仅使我们在当时觉得新奇,是一份爱的惊喜,也是用心良苦的。因为那时我正在接受外语培训,录音机很有实用价值,这是在学习上。和父亲一样,我们都爱听古典音乐,而且小英还从事文艺工作,所以闲暇时听点儿音乐也是一种生活情趣。不仅如此,这台多功能收录机还有听广播的功能,可以让我们及时听到时事新闻和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而电子时钟,可以帮助我们按时作息,加强时间观念,因为在珍惜时间、讲究有效利用时间的父亲眼里,我们还不够严谨,还没有能够更充分地把时间利用起来,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由于我们对这台多功能收录机喜爱有加,频繁地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些许小故障。当我们无奈地把它闲置在一边儿时,父亲悄悄地将它拿走,打开了他的很有年头的“百宝”工具箱,默默地为我们检修,而这些工作都要占用他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没过几天,我们下班后发现书桌上又出现了这台多功能收录机的身影,并依然贴着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使用时请注意轻按第几键,修了一下,你们试试看。”

让父亲为我们修机器,我们心里是很过意不去的,他那时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而且工作又那样忙碌,肩负的责任那样重大,关键是不忍心耽误他宝贵的休息时间。可父亲并不这样认为,他总是把帮助别人解决一点儿实际问题或难处当做一件乐事。在他的眼里,没有破旧的东西,而只有能修得好、还能派上用场的旧物和废物利用,特别是看到能变废为宝,对旧东西实现再利用,他就会大加赞许或会心一笑。这就是父亲的惜物和爱物,也是他的节俭人生为我们作出的榜样。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