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周锡元>纪念文章
追记北工大教授周锡元:一生挚爱工程抗震事业
发布时间:2011-06-2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唐景莉 王锋 蔡朔 【字号:  
  

从邢台地震到通海地震,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锡元几乎走遍了我国所有地震灾区,开展灾害调查工作。

去年底,年逾古稀的周锡元院士还精神抖擞地给学生们作了一场近4小时的学术报告,没有人会想到10天后他被医院确诊患了脑胶质瘤……手术后不到半年,他便永远地离开了挚爱一生的工程抗震事业。

选择土木工程,就是报效祖国

周锡元生于1938年,1953年考取苏州建筑工程学校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在入学时,周锡元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和平建设的曙光已经出现在祖国的上空。大兴土木的时代来临了!我选择土木工程专业就是为了报效祖国。”

从此,周锡元的一生与土木工程结缘。毕业后,他在刘恢先、胡聿贤、王光远3位院士的指点和帮助下,踏上了献身工程抗震科研领域的征程。

周锡元是我国最早开展地震作用随机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首先提出了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该项研究成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十多年,美国1978年才在抗震设计规范中使用类似的方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开创了我国城市和区域综合减灾领域的研究,率先提出了适合在我国发展和应用的实用复合隔震体系并在新疆和西昌等地建成试点建筑,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360余篇学术论文、6部学术著作、12项国家专利、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周锡元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学术成就。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从事工程抗震研究的知名专家,周锡元不顾七旬高龄,多次往返灾区,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此次大地震的震害特点,思考地震灾害给抗震防灾工作带来的新启示,为抗震规范的修编出谋划策。

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守法感慨地说:“他对党的忠诚、对信仰的执著、对科学的痴迷、对社会的担当,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有价值的人生。”

做学问,就得耐得住寂寞

感人的故事,珍贵的回忆,追寻着周锡元的生命足迹。

苏经宇,跟随周锡元30余年。他在回忆起周锡元时感慨万千:“周老师是那种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搞学术研究。他对科研的兴趣贯穿一生。”

周锡元的学生们晚上做完实验,陆续离开实验室时,都有一个习惯:走到楼下会瞄一眼周老师的办公室。长期的观察,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周老师不出差,他办公室的灯一定会亮到很晚。

“有一年寒假过年期间,其他工作人员都回家了,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几个同学仍然在学校工程抗震实验室进行相关试验,每天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12点。那段时间,我感觉很累,也很乏味,但周老师说‘做学问就得耐得住寂寞’。现在我经常回想起周老师的教诲,它时刻提醒我工作上要脚踏实地。”学生阳洋说。

一位硕士生在读研期间写了一篇论文请周锡元审阅,同时他将这篇文章偷偷投到一家建筑类的核心期刊。3个月后,他收到了该刊的录稿通知。在告知周老师相关情况后,周老师却说:“别发了,你的论文有些不妥,需要进一步论证。”虽然当时这位学生心里有些不快,但还是按照周老师的要求撤回了稿件。现在回想起来,周老师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这让学生们从中学会了严谨、求实……

“周老师看文献很有耐心,一篇文章可能要反复看上一天甚至是几天,而且必须通过对文献内容的推导和计算来还原作者的研究过程。”苏经宇教授回忆。

他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

“他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这是周老师学生们的共同心声。

苏经宇当年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后,跟着周老师做研究。苏经宇说:“当时计算机不普及,只有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电脑可以进行相关数据的演算。我和周老师换班去计算。他一般在中午接我的班,他知道我没有吃午饭,所以经常给我买些吃的东西。我心里暖融融的。”

博士生俞瑞芳回忆:“在读博士的4年时间里,周老师手把手带我进入科研领域,帮我克服了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个个困难。毕业后,老人家几乎每周和我通两次电话,询问我生活和工作中的情况,并帮我解决遇到的难题。他常对我说‘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心一定要坚强’。”

“和周老师相处,有如沐春风般的温暖,有如饮清茶般的甘甜。他对学生、助手、同事没有私心,他的研究成果会无私地提供给年轻人,只要年轻人有能力,他都会创造一切机会‘促’你成才……”

半个世纪,周锡元桃李满天下。他培养的学生,有的已成长为工程抗震研究领域的专家。一个甲子,六十春秋玉汝于成。献身科学、报效祖国,他跑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