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施雅风>纪念文章
缅怀施雅风院士:儒雅师风 大家风范历历在目
发布时间:2011-02-15 来源:西部商报 【字号:  
  

“冰川之父”施雅风生活中是个怎样的人、工作上有哪些事情最让人敬佩、平时又有哪些个人爱好?施老先生的逝世,勾起了诸多亲朋好友、同事、学生对往事的回忆,他们怀念他、敬佩他、学习他。昨日,施雅风先生生前的同事和学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谈到了施老平日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永远站在科学研究的高峰。

结缘甘肃 为了冰川研究举家搬到兰州

施雅风出身在江苏海门的农家,父母都是农民。他的哥哥施成熙是家族中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后来成为南京河海大学教授。他以哥哥为榜样,读书极为刻苦,十分喜爱地理知识。有一年暑假家人在乘凉,他的堂哥问他能不能说出我国所有铁路的起止地点,他脱口就把一条条铁路的名称和起点站终点站答上来,而且丝毫不差。

1937年施雅风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1944年获硕士学位,进入中国地理研究所当助理研究员,参与成都平原的土地利用、三峡工程水库区的地貌和经济等野外调查。1958年6月,由施雅风组建带队的中国第一支冰川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奔赴兰州。7月1日,在祁连山腹地柳条沟地区的托赖山脉,施雅风和队员登上海拔5143米高的冰川最高点。中科院同意命名这条冰川为“七一冰川”。这是中国人自己发现并命名的第一条冰川,是中国冰川科学的奠基石。1960年春自然灾害席卷全国,刚起步的冰川研究事业也受到了冲击。在兰州负责筹建冰川冻土研究机构的施雅风,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返回北京,另一种选择是留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兰州。施雅风考虑再三,把全家搬到了兰州。机构经过精简,研究所缩编为研究室,但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施雅风和同事承担起与国民经济有关的许多考察任务。

助手追忆:硕果累累 凡事都要躬亲

“施先生在生活中是一位易于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2007年我博士毕业后就担当施老的学术秘书兼助手,在施老的指导下继续做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事无巨细,在我眼里,他最可贵的精神就是凡事都自己亲自来做,坚持事必躬亲,学术上十分严谨。在我与他老人家交往的日子里,他时常问及我的生活、家庭、工作等情况,告诫我要踏踏实实、戒骄戒躁。”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井东得知施老逝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向记者讲述了与施老生前工作的点点滴滴。

“记得第一次正式与施老打交道是2005年3月份,那是因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想请施老写封推荐信,我将事先准备的推荐材料让老先生看。施老当即对我说,我不看你准备好的材料,让我写推荐信,我得看你的申请书,然后才决定是否帮你推荐。无奈我第二天将材料给他老人家送过去。施老看后表示满意,亲自给我写了一封简明扼要,约400字的推荐信。很幸运,我的申请于当年获得了批准。第二件事是2006年与施老等几位老同志去西宁参加一个第四纪冰川国际研讨会,当年施老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组委会希望施老在宾馆休息,可老先生还是坚持到西宁附近,海拔3600多米的拉脊山参与现场讨论,同时向国外同行展示了我国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的研究成果。”赵井东回忆到,施老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为了及时了解第四纪冰川及其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做施老学术秘书与助手的日子里,老先生常让他找一些第四纪研究方面最新的学术论文。

赵井东说:“施先生于2008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申请工作是2007年3月开始的,报奖材料基本上都是施老亲自起草与撰写的,然后召同行进行讨论、改进,前后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记得2008年7月最后一次在北京答辩时,施老正好感冒,但老先生还是亲临现场,用沙哑的声音回答评委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的提问。在准备自然科学奖申报材料期间,施老觉得近几年中国第四纪冰川有了较大的进展与突破,获奖后,施老更觉得有必要编写一本以创新为主,同时兼顾科普,图文并茂的新著作。施老为主编,定我与兰州大学的王杰副教授为副主编,书名定为《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该书是从2008年9月酝酿的,2009年6月分工撰写,2010年5月在南京集中撰写,直至11月方完稿,此时老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但施老还是在病房里亲自审阅了整个书稿。难能可贵的是该书约70%的内容是施老在电脑上敲出来的。虽然我们随后紧张地工作,希望该书能早日出版,遗憾的是老先生还是未能看到这本书出版……”赵井东悲痛地说,施老的生活很有规律,坚持早睡早起。在家有许多盆景,可能是老先生在工作之余种植和养护的吧。科研尚未完成,后辈理当努力,愿施老放心,一路走好。

学生讲述:恩师点滴教诲 激励弟子前行

昨日下午,在寒旱所记者见到了施雅风院士生前的学生何元庆。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何元庆研究员含着泪水告诉记者,“是恩师施先生指引我走上冰川学研究之路”。何元庆研究员慢慢回忆道,“30年前的1980年,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西北大学地理系的同学们正在聆听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演讲,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冰川学家施雅风先生。当时施先生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依然容光焕发。在那次演讲中,我第一次认识到了冰川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从而选定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

“1982年,我如愿以偿地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录取。记得我来到兰州的第三天上午,施先生就亲自到宿舍来看望新同学,这使初出茅庐的我们有幸直接聆听一位大科学家的教诲,同学们都倍感鼓舞。当年夏天,作为著名科学家和所领导的施先生非常忙碌,但仍专门抽出时间带领我们八个人赴天山冰川站实习考察。此外,施先生专门请来登山运动员给我们讲解登山的要领和安全防护知识,并亲自率领我们登上了天山1号冰川,教给我们克服高山反应的方法。在这次考察中,施先生所做的一切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力量,点滴教诲使我终身受益!”何元庆研究员感慨,回忆往事,恩师施雅风先生为人师表,辛勤耕耘、壮志不休的大家风范历历在目,一直激励着我在科研道路上努力前行。

施雅风先生逝世后,施老的学生马明国第一时间在博客中记录了他心中这位敬爱的老人。马明国在博客中写道,“尊敬的施雅风院士离开我们了,他的攀登科研高峰的精神永存”。马明国第一次聆听施老的精彩学术报告是在1996年,当时就被老先生的高深学问所折服。1998年大学毕业后,马明国有幸考到冰川冻土研究所学习和工作,在12年多的时间里,经常能够聆听到老先生的学术报告和谆谆教诲。

马明国回忆说,第一次跟着施院士开展研究工作是2002年9月,当时84岁高龄的他敏锐地提出了中国西北气候可能出现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科学推断。“我们聚在一起通过不同方向来进行分析,我主要是利用时间系列遥感数据分析植被动态变化趋势和驱动力,当时施院士就给了我许多肯定与鼓励。第二次在施院士手下工作是2006年年底,老先生组织大家对寒旱区环境变化开展评估,我还是负责植被动态这一块,当时我还汇报了利用时间系列遥感数据监测干旱区湖泊面积变化的工作,施院士对此特别感兴趣,还特别指出让我开展一些深入的分析工作。应该说我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施先生的教诲和鼓励,在此我表示深深的谢意,这也更增加了我对先生去世的悲痛之情。”

同行印象:严谨的作风 感动“小字辈”

中科院兰州分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王学定讲述了他与施院士交往中的两件事:1995年6月,他随施院士到河西考察黑河水资源利用。去的路上,施院士在车上一路查资料,每到一个地方下车,他都要仔细询问观测站同志最近雨丰还是雨欠,流量多少等。敬业精神和严谨的作风让同行人员赞叹不已。

2004年9月,在施院士主持的《中国冰川目录》鉴定会上,王学定作为分院代表,建议能否合成一本《简明中国冰川目录》,以便对外推介和科普宣传。当天下午,施先生就召集课题组布置出简缩本任务。作为著名科学家,其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以及能聆听“小字辈”的合理化建议,让王学定深受感动。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