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马在田>纪念文章
我心中的导师——马在田院士
发布时间:2011-06-20 来源:同济大学 耿建华 【字号:  
  

打开显示屏,思绪不知从何而起,愣了半天,打不出一个字符,眼前满是老师从容而淡定的身影。

5月20日,去欧洲参加EAGE年会的前一天,到中山医院看望老师,老师详细询问了学科组都有哪些老师和学生参会,有谁做大会报告。听了我的汇报,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6月4日上午,再去医院,我非常吃惊,想不到才过去两周时间,老师已变得相当消瘦而憔悴,我向老师汇报EAGE年会情况,老师躺在病床上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点头。握着老师的手,老师非常费力地说“不行了”。我说:“马老师,您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也一定会创造生命的奇迹。”没想到,这竟是老师生命中和我最后的对话。第二天上午,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清晰记得,1980年代我读大学三年级时,学习《地震勘探数字处理方法》专业课程,授课老师介绍,教材的主编是当时著名的副教授。我翻开教材的前言,发现最后一行写着“全书聘请马在田工程师审阅”,我感到非常惊讶,心想,这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师。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学完《地震勘探数字处理方法》这门深奥而奇妙的课程后,我决定报考马老师的研究生。

老师是从建筑学半途改学地球科学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老师从苏联学成回国,随即投入到我国刚刚起步的石油工业建设中。在随后二十多年时间里,老师转战华北平原和四川盆地,做出了诸多创新性贡献。1960年代,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期间,老师提出了有别于发现大庆油田的“解放波形”、“突出标准地震反射层”的地震勘探方法,成为当时华北-渤海湾地区地震勘探标志性成果。1961年,他领导的研究队根据地震构造图确定了胜利油田发现井———华8井。1970年代,老师主持了我国首个地震勘探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研发,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石油勘探技术的封锁,不仅对我国大规模地震勘探新技术研发和先进装备引进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自主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石油工业界使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地球物理人才。1980年代初期,老师瞄准当时勘探地球物理国际前沿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高阶方程分裂偏移方法,不仅解决了当时地震成像的关键问题、研究成果被国内外石油工业界广泛应用,而且在勘探地球物理界为我国赢得了国际声誉,至今仍以“马氏方法”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1980年代中后期,老师调入同济大学任教,将精力集中到教书育人和学科建设上。老师领导建立了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推动并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特色,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学科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时间过得很快,不曾想到,跟随老师学习和工作已二十多年,回顾过去,老师忠于事业、追求创新、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坚忍不拔和乐观淡定的生活态度给我留下了永恒记忆。在老师病重的最后几年,仍亲自主持重大前瞻性科研项目,直至生命最后一个月,还在说要参加项目最后验收。科研工作上,老师时常鼓励我们要做有创新性的研究,不要老是跟着外国人后面走。他很形象地说:“外国人已栽成了一片森林,你在他们的林子里栽一棵树有什么意义?在沙漠中种一棵草比在人家林子里栽一棵树有意义得多。”老师也时常提醒我们,科研工作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在平时生活中,老师总是乐于帮助别人,同事、朋友以及学生都是他热心帮助的对象。在老师生命最后几个月,肿瘤细胞已侵袭他的全身,疼痛无比,但当我们问起,他总是轻描淡写说没问题,只是有点疼。

如今,老师已故去,但给我们留下太多宝贵的知识与精神财富。我们惟有努力工作,以成绩告慰老师在天之灵!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