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马在田>纪念文章
他让人类“透视”地球更清晰——追忆马在田教授
发布时间:2011-06-10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50多年前,他提出的“马氏方法”,让人类“透视”地球的眼睛看得更清。至今全球勘探地下资源的主要方法,仍与他的理论一脉相承。
20多年前,他来到同济大学,教书育人,科研求索,让地球物理学科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为学子,为祖国地质勘探事业贡献力量。
如今,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已静静离去。昨天上午,马在田先生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矢志创新,“马氏方法”名扬海外
骄阳酷暑,挡不住人们从各地赶来送别先生的脚步。
告别大厅设在场馆深处,入口两旁放满了人们敬献的花圈。走进大厅,巨幅镜框内,马先生正微笑着,仿佛还能看到他为祖国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上下求索、奔忙不息;仿佛还能听到他的真挚话语:“难题就摆在面前,不容回避。要是我们不试着解决,留给谁去解决呢?”大厅中央,鲜花翠柏环绕间,先生已安然入睡。
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原党委书记王小牧赶来送别。他说,中国的石油人忘不了马先生。正是他,数十年不计名利默默探索,解决了石油地质勘探中的一大难题。勘探石油,首先必须弄清地下的地质构造,曾有很多已经开采完毕的油田里,至少还有一半石油留在地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地下贮油层的详细分布情况未搞清。由于地下情况不清,油井还容易打空、打错,而打一口陆上井至少要100万元,海上井则要1000万元。在勘探中应用马在田提出的“波动方程法地震偏移成象理论”和“高阶分裂算法”后,就可以获得复杂地层构造几乎任意倾角的成象,正如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傅承义教授所评价的,这是地震勘探学科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解决了欧美学者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如今,世界著名的四大石油勘探公司,都已应用这一“马氏方法”进行地质勘探。国内在新疆、四川、华北等油田上使用“马氏方法”后,也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
当时的研究条件相当艰苦,是什么激励马在田完成这一迈入全球学界前沿的研究?他的一番话道出了心声:“我们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创新,研发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核心技术。”
病床上用尽全力唱《满江红》
“矢志兴邦震波成像名扬中外,丹心报国德才拔萃师表后学”,看着送别大厅两侧的挽联,马老的学生宋海斌泪已盈眶。他还记得,先生走前10天,已经非常虚弱,没什么力气说话,见到自己和两位师兄弟在侧,鼓足全身的劲唱了一曲《满江红》,声音不大,可字字句句都印入人心。唱完歇了一会儿,他轻轻说,“这算是给你们的告别词,要爱国,好好努力。”宋海斌说,“这是我第一次听老师唱歌,也是最后一次。”
用人工地震形成地震波探测地层情况,是勘探石油的基本方法。上世纪60年代,美国和西方国家石油工业界凭借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处理了地震波数据,我国也希望能将已有的近100个地震队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然而当时部分国家却联合组成“封锁线”,控制对我国的先进设备出口。马在田临“危”受命,负责领导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研发。几十名科技人员经过近两年的系统研制,于1974年底处理成功第一条数字地震剖面,当时被称为“争气剖面”。任务完成,马在田难掩自豪,“这标志着中国在受到国际技术封锁的条件下,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是有创新能力的,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并追赶国际水平。”
矢志报国,一生不改。同事、学生们都记得,2000年春节,马先生特别高兴。原来,年已古稀的老人负责的学科组与南海海洋地质局等单位合作,开发“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的地震识别技术”研究项目,刚刚获知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数百万元的科研经费也有了着落。有人问他,为啥对这个项目那么看重?马老一一细数,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已投入巨资开展“可燃冰”的研究开发工作,国外有的科学家已取得了“可燃冰”的样品。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如果能用先进的地震识别技术研究出一套新的发现“可燃冰”的高新科技,对我国的能源战略意义重大。
学生难忘,那深深一鞠躬
马先生带领的学科组,每年过年都有聚会的传统,半年前的那次,马老已重病在身,许多人都劝他不要去了,他坚持前往。已被疾病折磨得消瘦无力的老人,独自站在讲台上,向台下的学生讲一段话。同济大学年轻教师,马先生的博士生董良国依旧清晰地记得,他用颤抖的手握着话筒,缓缓道来:“我已经没有多少天了,但是我依然有很多的梦想,希望你们能帮我实现,地球物理就靠你们了,拜托你们了!”说完,艰难地给学生深深地鞠躬。
他的学生李培民忘不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先生卧病在床也坚持要看,十几万字的稿子字字斟酌、密密圈点,常常在电话里一讲就是40分钟,实在吃不消才说一句“我说不动了”,才舍得放下话筒。此前,先生还曾与他相约,等身体稍好些,要一起就如今全球研究正热的“高密度地层勘探”问题好好讨论,“看看能不能出些新东西”。
学生李堂晏忘不了,先生的谆谆教诲,“不要以浮躁的自己面对浮躁的氛围,我们搞研究的,哪怕一辈子能有一两篇真正立得住、留得下的文章,已经不容易了。”
更多上过先生课的人忘不了,先生讲课时从讲台这头踱到那头,再从那头踱到这头的“习惯路线”;忘不了他在校园里骑着自行车缓缓前行的悠然身影。
为全世界找到“马氏方法”的那个人,走了。带不走的,是他勇于创新的锐意进取;带不走的,是他为国为民的拳拳心意;带不走的,是亲友、是学生、是所有人心头的重重牵挂、深深怀念……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