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何泽慧
何泽慧生平
发布时间:2011-06-23 来源: 【字号:  
  

何泽慧院士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大学期间,她不为当时社会上对妇女的传统偏见所动摇,顶住了要女生转出物理系的压力,自强不息,以优异成绩完成毕业论文,显露出对于科学实验的爱好与能力。1936年大学毕业后,得到原籍山西省的资助,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了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W.Bothe)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1946年春天,她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了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以该实验为开端而引发的一系列研究及成果,深化了人们对于裂变现象的认识。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新中国诞生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称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为了建立我国自己的核实验技术基础,选择了制备原子核乳胶作为研究课题。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对质子、α粒子及裂变碎片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核-2和核-3,在灵敏度等主要性能方面达到与英国依尔福C-2相当的水平,获得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奖(自然科学部分)。

1955年初,中央决定大力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我国第一台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领导了当时的中子物理研究工作,为开拓我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她的精心部署和指导下,在反应堆和加速器上建立了各类实验装置,陆续进行了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领域多方面的研究,掌握了各种热中子和共振中子核数据等的测量方法。她还看准了快中子谱学的国际发展趋势,不失时机的安排力量开展研究,使我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

何泽慧自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赴河南安阳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错误的审查和批判;1969年冬,下放到二机部在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

1973年,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后,何泽慧担任副所长,积极推动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开展。她倡导和全力支持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新的科学生长点,推动了我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在她的倡导与扶持下,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宇宙线研究室通过国内、国际合作在西藏甘巴拉山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500米)高山乳胶室;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了高空科学气球,并相应地发展了空间硬x射线探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

1980年,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直到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继续关心着我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

何泽慧院士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科学事业。几十年来,她把爱国深情全部倾注对祖国科学事业的自觉奉献之中,听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不计名利和个人得失,忘我地在核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在科学研究中,她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尊重客观事实,擅于从实验现象中捕捉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她一贯倡导尽量利用简单的实验条件做出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并始终身体力行,形成自己科研工作的一个突出风格。

何泽慧院士满腔热情地培养、爱护和保护年轻人,她一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放手让他们到实践当中去闯;另一方面又密切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热情鼓励他们在点滴进步中增强信心。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为我国原子核科学和空间科学事业各个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

何泽慧院士个人生活极其简朴,平易谦虚,没有架子。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

何泽慧院士的一生为我国的科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逝世,是我国科教界的重大损失。她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孜孜不倦、毕生以求的科学探索精神,严肃认真、自强不息的工作态度,谦虚谨慎、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是我国后辈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