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张本仁
张本仁生平
发布时间:2017-03-23 来源: 【字号: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本仁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1月1日21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张本仁院士1929年5月28日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1948年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5月于北京地质学院矿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晋升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担任地质矿产部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地质矿产部地球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圈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本仁院士最早将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基岩地球化学测量相结合,突破了勘查地球化学单一找矿目标和就异常评价异常的局限,开发出基岩测量数据在解决地质和成矿问题上的多种应用。1960年,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地球化学专业的创建,为新中国的地球化学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他将区域岩石圈地球化学研究与区域构造、岩石、成矿地球化学研究有机结合,深化了对区域岩石圈演化、构造发展、成岩成矿规律的认识。90年代,他通过区域壳幔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及其深部过程的研究,率先进行了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地球化学分区,揭示了造山运动的本质及其深部动力学过程。

  张本仁院士在长期的科研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地学哲学思想,概括出五个地球化学基本观点:地球化学系统观点,地球系统物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观点,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与物质循环观点,历史地球化学观点,地球物质化学运动记录观点。根据这些观点,张本仁院士在固体地球科学和应用地球化学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构建了区域地球化学的理论框架。

  张本仁院士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提出应按未来地球科学发展需要和竞争要求培养能力型、开创型人才。他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大力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同时还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辩证唯物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他潜心治学,悉心育人,培养了一批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他们成为了我国地学战线的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张本仁院士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土资源部基础攻关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演化》等专著5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荣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张本仁院士从事地球科学工作60年来,爱国敬业,唯实求真,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把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张本仁院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张本仁院士千古!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窗口
© 1996 - 2017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